杭州“深化改革、强基固本”持续做优营商环境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7月15日讯(记者 谢晔 张彧 唐骏垚)伴随着杭州经济“半年报”、一系列“更有看头”的先导性指标出炉,今年上半年——
杭州每日新设企业超400家,以全省首位的增量,成为我省首个、全国第七个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的城市;
15.1万名35周岁以下大学生“落户”杭州,同比增长10.1%,位居全国前列;
1至5月,杭州实际利用外资36.94亿美元,总量在全国所有城市位列第三,仅次于上海、苏州;
与此同时,杭州的中国民企500强数量连续21年保持全国城市第一,连续两年进入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第一方阵,连续四年蝉联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城市榜单冠军。前不久,一份1.4万字专门介绍我省数字化营商环境的英文报告登上了世界银行官网,其中杭州数字化企服平台“亲清在线”作为中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
经营主体活力满满,国际资本“用脚投票”,青年人才纷至沓来,杭州营商环境优势进一步凸显。今年以来,杭州抓住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机遇,落实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将优化营商环境确定为“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提升服务效率,重塑产业生态,优化创新要素,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
重塑产业生态
主导产业集聚赋能招商
刚入头伏,盛元化纤二期厂房内,总投资35亿元的21条纺丝生产线正在紧张调试。再过3个月,首批用于高端服装面料的功能性纤维就将下线,完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50亿元。总经理周先何告诉记者,看中的正是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主导产业的高度集聚。
“都在‘卷’招商,杭州水电气价格没有优势,并且早过了拼政策优惠的初级阶段,靠什么吸引企业?靠高度集聚的优质产业生态。”杭州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2022年开始,杭州瞄准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重点发展视觉智能、集成电路等20余条细分产业链,并在全市域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高度集聚。
去年,杭州“壮士断腕”、去芜存精,强力推进开发区(园区)“一园一主业”,目前已创建18个特色产业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杭州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达70.2%,其中6个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超过80%。
“优质的产业生态,意味着高效协作创新,大幅压缩成本,极大赋能‘产业链招商’‘嵌入式招商’。”杭州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上半年,杭州落地总投资1亿元以上固投类项目290个,完成年度目标的74%;引进总投资超50亿元制造业项目5个,超过去年全年。
同时,杭州“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2.0”上线,一屏管理2万多个项目全生命周期12个环节、40万条实时数据。“通过督促平台发现的问题项目加快解决,切实有效提升项目开工率。”杭州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郑锟告诉记者。
创新要素配置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
如果说营商环境是企业的阳光、水和空气,那么,创新生态的“小气候”堪称营商环境“皇冠上的明珠”。
2022年,杭州启动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一场打破行政层级、地域限制、信息壁垒,统揽土地、人才、资本、数据等要素优化配置的集成改革拉开序幕,构建集研发、孵化、投资于一体的“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成为抓手。
在西湖区的环浙大紫金港创新生态圈,“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机制逐步建立;在余杭,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组建“亲科办”,利用成果转化大模型将600余项科创平台待转化科技成果匹配给杭州市5000余家企业……
人工智能是其中最繁忙的赛道,杭州为选手们精准送上一双趁脚的“跑鞋”。
新年伊始,杭州发力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一项关键举措是设立每年总额2.5亿元“算力券”,拿出真金白银补贴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
深耕AI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杭州灵伴科技公司,尝到了创新“小气候”的阳光雨露。“目前,我们算力采购规模约百万级,但预计后期增速会很快。政府发放‘算力券’,对我们降成本有很大帮助。”公司高级副总裁宓群认为,“算力成本‘洼地’对人工智能企业来讲,肯定是杭州营商环境的一张新名片。”
供给增值服务
全面提升企业获得感
“就数字政务服务支持市级商业监管以及与省级平台连接方面而言,杭州被视为领先示范。”世界银行在那份1.4万字的英文报告中指出。
基于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在全国率先设立数据资源管理局、率先打造“移动办事之城”的杭州,今年又成了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排头兵。
新华三集团喝上了“头口水”。2023年,杭州启动“中国数谷”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为企业创新提供“土壤”。按照政府制定的合规流程,该公司将滨江区人才数据形成分析报告,前不久在杭州数据交易所上架交易成功。
新华三数字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陈家瑶告诉记者,重点在于跑通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全流程,“政府的创新意识、开放姿态、审慎包容,对创新企业来说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这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跃进——
政策红利,有“自荐”。
“今年省里刚出台了‘免申即享’的科研补贴政策,政府部门就主动和我们对接了。”杭州谐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主管章淑媛说,不用跑线下窗口,两周内就拿到了150万元补贴。杭州市发改委创新与高技术发展处副处长董宇澜告诉记者,今年该市“亲清在线·政策超市”已上线政策1021条,向企业兑付政策金额超104亿元;为企业主动送政策82.3万次,48亿元政策资金通过“免申即享”直达企业。
疑难杂症,有兜底。
杭州全力构建“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线下,在全市设立95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深化兜底服务机制;线上,“企呼我应”平台累计受理涉企问题近63万件。
转型难题,有“帮手”。
7月12日,杭州市政府启动科技特派员助企数字化转型试点。目前50个科技特派员(团队)已派驻进企,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
杭州市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不是简单改良,更是一场深远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它正在撬动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改革成果——
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市场化解纠纷改革推动平均用时缩短16天,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十大最具创新一站式建设改革新成果”……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这是写在梦想小镇白墙之上的“改革名言”,也是杭州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