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家长对浙江学校食堂的满意度达98%以上
11月21日,全国校园食品安全现场会在宁波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近年来,浙江依托省域食品安全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用智慧监管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全省中小学校食堂实现了100%运用“阳光厨房”实施线上巡检,食品安全量化等级100%达到B级以上,大宗食材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100%全覆盖,师生家长对学校食堂的满意度达98%以上。
“有人员未戴工帽,请及时处理!”在宁波北仑区顾国和中学食堂后厨,记者一进入粗加工间,就听到墙角摄像头传来一声严厉的语音播报。据悉,这是学校正在应用的“浙江校园食安在线”系统中的一项功能,一旦发现陌生人进入或有员工违规操作,AI抓拍就会联动现场语音播报示警,提醒从业人员立即整改,消除风险。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如何实现动态管理很关键。今天检查是安全的,不代表以后都是安全的。”省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运用数字化手段可以极大提升监管效率,实现实时巡查,最大限度保证学生每日的餐饮安全。
在浙江,已有11531所学校的14529家食堂在“浙江校园食安”设立数据档案,实现一校一档个性化监管。同时,全省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常态化开展非接触式线上巡检,自动抓拍未戴工帽、抽烟等威胁食品安全的违规操作,线上问题发现率同比下降18.8%。
在数字化手段的基础上,浙江还创立了一套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以压实学校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今年9月起,浙江汇聚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案件查办、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等多渠道线索,编制了5大维度39项110个风险指标,对全省学校食堂每月动态评定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赋红、黄、蓝、绿“四色码”,生成风险清单。执法人员会根据风险清单开展分类分级靶向监管,比如学校食堂被评为“红码”就会触发现场检查,由执法人员对存在问题进行闭环处置。若有学校多次被判定为“红码”,有关部门还会对校长进行行政约谈。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江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防控风险制度机制,紧绷“安全弦”,严把“安全关”,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