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我们最好的发展资源”
芝山村村集体收入实现“六连增”,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感慨——
“绿水青山就是我们最好的发展资源”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
通讯员杨柳
眼下,忙碌的秋收秋种工作告一段落,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算起今年的收益账,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容——3000亩富硒水稻喜获丰收,其中籼稻销售近200万元,100多万斤糯稻、粳稻则被“请进”保鲜粮库,用于酿酒和加工12—16元/公斤的富硒大米。富硒水果、富硒茶、富硒蔬菜等农副产品销售,加上乡村游收入,每月也能进账30万元。“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比去年增加5%—10%,实现‘六连增’。”
偏僻小山村的好收成从何而来?“绿水青山就是我们最好的发展资源。”在李其军看来,下决心关停矿山,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芝山村最大的发展底气。
11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芝山村,放眼望去,家家户户白墙黑瓦,沥青柏油路平坦整洁,坑塘沟渠碧波荡漾……谁能想到,这个小山村在10多年前,为了温饱只能开山采矿?
“芝山村地处溧水最偏远的东南角,以前村里采石场、水泥厂很多,扬尘污染严重,村门口是一座臭水塘,农田大面积抛荒,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回忆起当年荒芜的村庄,村民李荣七非常感慨。
党的十八大以来,溧水区把绿色发展作为重大发展战略,彻底关停了芝山村化工企业和露天采矿企业39家,同步推进矿区治理和生态修复,开展塌陷、滑坡和河道整治,同时打造乡村小微湿地近千亩,昔日矿山集聚逐步恢复了群山叠翠的自然面貌。
2018年底,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李其军被请回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一上任就带着村民改善村庄环境。拆除闲置猪舍、清理房前屋后的杂树和杂物等,就这样大干了3个月,芝山村模样得到彻底改变。
村庄环境变好了,李其军开始筹划起下一步。芝山村里芳山小流域山水田林草自成系统,土壤肥沃富硒,倘若用来种植富硒农产品,岂不有天然优势!说干就干,2019年2月,芝山村成立综合社,流转农民抛荒、闲置土地5000多亩,建成富硒生态产业园。“综合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不仅有土地租金和年底分红作为保底收入,还有工资收入。”李其军说。
为做强富硒农产品产业,芝山村请来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团队保驾护航,还牵手南农建设炭基有机肥厂,生产的高端炭基有机肥用作村里富硒农产品种植的主打肥料,形成生态循环,提高农产品品质。
田间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在富硒特色产业基础上,芝山村着力打造以生产富硒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田园芝山”公用品牌,通过将系列富硒农产品细分,形成了“芝山紫韵”“石燕晶韵”富硒大米、“石燕公社”米酒、“芝山晶韵”菜籽油等一批特色产品品牌。“田园芝山”品牌所覆盖的34种农副产品年销售额,从2019年的260万元提高至2023年的450万元。
发展乡村休闲游是另一条路子。芝山村不仅配套了酒窖、瓷窑、油坊、豆腐坊、蜂场、畜禽养殖场、特色餐厅、民宿等,还挖掘红色文化,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铜山战斗纪念广场等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吸引40多名年轻人回村就业创业。2023年芝山村综合社增加村民务工、土地租金及分红收入7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200万元,人均收入已由2018年26730元增加至2023年的38324元,昔日荒山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眼下,芝山村又有了新计划。“我在芝山有块田”共享稻田认领活动已经启动,精选100亩基础设施完善的优质稻田,邀请社会公众认领共享稻田,体验农耕乐趣。“东‘稻’主不仅可以享受农耕乐趣,还可以入住民宿领略乡村美景。”李其军介绍,农田认养费用为5000元/亩,费用包含耕地、育苗、插秧、植保、收割、烘干、加工,以及每亩250公斤富硒有机稻米。认养满半亩地的东“稻”主每年还可以免费入住民宿五晚,认养满一亩地的东“稻”主每年可以免费入住园区民宿十晚。
就在前不久,总投资6.7亿元的大唐晶桥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也正式落户芝山,将充分利用废旧矿坑打造总装机容量80MW的综合性绿色能源项目,目前矿坑消险等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芝山村的明天会是个啥样?”记者问。
“让城里人来了就不想走!”李其军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