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大司法监督向实质化迈进——潍坊市人大开展司法监督工作纪实

鲁网12月9日讯(记者 王玉龙 通讯员 徐文彦 刘月甫 王栋)近年来,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实践实干实效,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盼,接续三年创新监督方式,努力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

开展案件质量评查,“问效”司法工作核心

公平正义是人民的期盼,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近年来,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提升办案质量、增强司法公信力的期望越来越高。

民之所指,行之所向。2022年换届后,潍坊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司法监督,将履职视角聚焦“办案”这一司法工作的核心环节,组织市、县两级人大联动开展“两院”案件质量评查,以“敲开核桃”“解剖麻雀”式监督,增强监督刚性。

市人大常委会将案件质量评查确定为当年的重大创新项目,出台《关于开展“两院”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的实施方案》,做到有章可循;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召开各个层面座谈研讨会10个,广泛听取法学专家、人大代表、基层群众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收集信访量较多“两官”履职信息等各类问题线索300余条,增强了评查的指向性;坚持“专业人办专业事”,在市级层面组建了由100余名人大代表、驻潍高校专家教授、律师组成的法律专家库,从中精选21人成立评查组,为案件质量评查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随机抽取60件案件,采用个人评、小组评、集体评“一案三评”方式,层层筛查过滤,确保不放过一个问题。

“抓好评查后半篇文章,给人民一个圆满回应”。评查结束后分别形成的市法院、市检察院评查意见,坚持“见人见事见面”,将每个问题对应到每个案件、每个评议对象,不遮掩,不回避,没有“有的”“个别”等模糊表述,使谁担责、谁整改更加明确,为该市人大后续开展针对性监督提供了依据和抓手。

“两官”履职评议,任后监督开新局

“两院”案件质量评查的成功,坚定了潍坊市人大常委会在司法监督之路上深耕细作的信心和决心。2023年,他们进一步拓展监督领域,将法官、检察官纳入视野,首次开展了“两官”履职评议,把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结合起来,实现了对被任命干部任后监督的新突破。

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暂行办法》,将6名法官和6名检察官定为评议对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把评议对象履职情况弄清摸透了,才能评得准、议得透。”经充分研究探讨,将履职调查细分成了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征求部门意见、征求市人大代表意见、案件质量评查、旁听庭审、征集律师意见等“七个步骤”。

七个步骤,层层推进,逐步深入。调查组将精心调查收集到的各方面情况汇总整理,突出个性特征,力争画像精准全面,形成了“两官”履职情况的总体报告和12名评议对象的调查意见,既肯定成绩,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问题和不足。

8月份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市法院和市检察院被评议人员一一上台报告履职情况,成绩、问题、改进措施“三分天下”。报告之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当场为评议对象打分,被评议人员的履职情况高下立见。

评议结束后,常委会专题向市委报告,向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通报,以常委会正式文件形式将评议意见印发“两院”,作为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两院”迅速整改,在规定时间内向人大报告了整改结果。整个评议流程,从调查、评议、反馈、整改到办结,实现了监督闭环。

案结,事儿要了!

2024年春节刚过,当人们还沉浸于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时,潍坊人大已经迈上了司法监督的新征程。

面对市委作出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的决策部署,他们主动担当,在充分论证“案结事未了”对营商环境带来的影响后,把它作为切入点,着重解决执法和司法难点问题,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监督向实,调研先行。一方面,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两个调研组,分头赴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政务服务热线等单位及部分律师事务所,对全市“案结事未了”案件情况开展重点调研;另一方面,聚合各专门委员会能量,汇总收集对口联系部门情况。

对调研收集来的大量数据、案例进行系统总结整理、深入核实分析后,向市委提交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拟攻坚重点工作”方案,建议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贯通各类监督,对涉企案件案结事未了、涉企检查和调度频繁、损害营商环境等五大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攻坚。

市委确定由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统筹联动、项目化推进法治突出问题解决。4月25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首次召开,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重点解决执法司法突出问题进行安排部署。

目前,全市各方协同发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正集合起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执法和司法机关规范办案,一心为民、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正在潍坊大地悄然形成。

责任编辑: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