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范镇戚台村:乡村振兴路先行,修路便民暖人心

通讯员 靳菲菲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建设与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泥泞小路整修改造,既是百姓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乡村振兴的“民生大事”。岱岳区范镇戚台村,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全体村民——村内部分道路状况较差。这一道路问题成为了制约戚台村发展、影响村民生活质量的“瓶颈”。

面对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戚台村积极借助“为民协商”平台开展修路协商工作。村两委组织成立了专门的协商工作小组,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广泛收集村民对于修路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召开多场村民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了解村民对道路规划、资金筹集、施工时间等方面的看法和期望。

11月20日,在充分收集民意的基础上,戚台村确定了修路协商会议的议程和重点议题,并邀请了镇相关部门负责人、村民代表、党员干部等协商议事成员围坐在一起,广泛征求意见,参加协商会议。协商会议上党支部书记、议事会主任戚焕良介绍了议题提出背景、前期调研和征求意见情况,各方代表积极发言,热烈讨论。

经过充分的协商和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在修路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监督小组认真履行职责,每天坚守在施工现场,严格监督施工质量和进度。他们对照施工标准,仔细检查每一道工序,从路基的铺设到路面的浇筑,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施工方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村民们也积极配合施工工作,主动为施工队伍提供水、电等便利条件,有的村民还自发地为施工人员送去茶水和食物,展现出了浓厚的村民主人翁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戚台村的道路终于顺利竣工。竣工后的道路宽阔平坦,路面整洁干净。村民们走在新修的道路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道路上玩耍、上学,老人们也能够放心地外出散步、串门。农产品运输车辆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和村民家门口,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戚台村通过“为民协商”平台成功修路的案例,生动地诠释了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解决了村民们长期以来的出行难题,改善了村庄的基础设施条件,更重要的是,在协商过程中充分凝聚了民心、汇聚了民智、整合了民力,提升了村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戚台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戚台村,正以崭新的姿态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而“为民协商”这一有效机制也将继续在戚台村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村庄实现更多的美好愿景,创造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