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区观水镇:以“文化”之笔绘就乡村治理“新图景”

近年来,牟平区观水镇积极推进“德‘化’观水、挺进共富”工程,精心整合现有的思想文化阵地资源,以文明实践与“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着力点,借助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孝善评理堂、志愿者之家、爱心驿站、传统文化展示室等多元化功能板块,广泛开展助老巡访、说事评理、全民美育、理论微宣讲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全方位重塑农村文化生态格局。通过文化赋能,观水镇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大能量,推动乡村“德”治进程,激发乡村蓬勃的发展活力。

巩固阵地建设,彰显文明内涵

拓宣传渠道,传孝善精髓。观水镇分别在镇政府驻地、埠西头村、上寺口村等地设立了孝善文化宣传栏,集中展示观水镇的孝善故事与先进事迹。同时,利用村中的大喇叭定时播放孝善文化宣传音频,此举措覆盖了全镇所有行政村,使孝善文化真正深入人心。

绘文化墙画,靓乡村容颜。自2023年起,观水镇政府依据实际情况,对八甲村、周家村、铎疃村等村落进行指导,精心绘制了主题文化墙,并且在金庄、上垛玉夼村等村主干道设置孝善标语墙。这些文化墙宛如一名名“宣传员”,不仅让乡村环境焕然一新,还在潜移默化中演变为教育群众的“露天讲堂”。

筑“孝善评理堂”,解群众心忧。该镇以包村干部为牵头人,动员村庄有威望的老人、道德模范、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打造“孝善评理堂”。调解员按时到村小广场、小凉亭等人员聚集之处进行“坐诊”接待。由矛盾双方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村内群众评理员从情理角度进行分析、评判,法律管家依据事实与法律规定,结合评理结果进行综合“会诊”。这样的方式既能促使矛盾双方在道德的约束下化解纠纷,又能面向其他群众开展普法宣传。

优化服务体系,弘扬文明力量

深塑品牌形象,铸就文化名牌。观水镇组建了首个草根民族乐团——清阳民族乐团,吸引了近100名民间文艺爱好者加入,他们共同创作了一系列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一场场别出心裁的节目,恰似一阵阵春雨,滋润着群众的心田。该镇全年精心策划10余场孝善文化主题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共同促进孝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创新特色活动,推广孝善文明。观水镇每月举办一次“婆媳互夸会”,邀请各村的好婆婆、好媳妇讲述自家的家风故事。在端午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邻里饺子会”“好邻居交流会”以及孝善主题文艺演出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家庭以及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对于强化村民的价值认同、提升孝善工作的群众满意度,以及涵养村民的道德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志愿服务长效化,调动群众积极性。针对困难群众、空巢老人开展常态化巡访及关心慰问,并提供手续代办、卫生清扫、送医上门等基础生活服务。今年以来,该镇累计巡访群众达300余人次,义务服务时长将近400小时。这一系列的孝行善举,进一步激发了志愿者参与孝善活动的热情。

推选典型事迹,倡导文明风尚

优选宣讲达人,传播文明强音。观水镇精心选拔和培训宣讲团成员,并引导成员们积极参与群众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感想,讲述自家的家风故事。由此涌现出西半城尹天玲、埠西头村郝玉梅、上寺口村张玲等一批“民间小喇叭”。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将孝善文化和思想道德融入本土的小故事中,采用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孝善理念,营造出浓厚的孝善文化氛围。

探寻文明楷模,树立身边模范。观水镇通过村民自荐、村委会举荐等多种方式,充分发动村民参与孝善典型评选活动,从多个维度挖掘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等不同类型的典型人物事迹。通过挖掘与表彰孝善典型,确立了一批身边的榜样,引领村民自觉践行孝善美德,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构建积分“红黑榜”,引领文明新潮流。观水镇积极探索并实施“红黑榜”积分制度,在村级层面,重点聚焦不文明行为治理、户容户貌提升、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在镇级层面,则侧重于商户诚信经营、文明摆摊、门前环境卫生等方面,每个季度开展评比并予以通报。依据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细则,对上“红黑榜”的家庭或商户实施合理奖惩,不断优中选优。针对“黑榜”家庭存在的问题,由责任党员负责监督,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切实让“红黑榜”成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的监督哨、曝光板。

牟平区观水镇通过深入挖掘与弘扬“孝善文化”,以“孝善”为精神纽带,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使家庭和睦、与人为善的观念深深扎根于村民心中。同时,在农村掀起“学习榜样、争做模范”的热潮,推动村民自觉维护村容村貌、约束自身言行举止,使农村人居环境整体向好,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通讯员张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