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江茶桌仔:老建筑活化利用 关键在“活”

●黄开典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老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老建筑如何活化利用,是一门学问。

12月13日至15日,深田路42号院的百年历史风貌建筑内,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文房四宝博览会暨第七届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博览会举行,不少市民游客前往参观;日前,建于清代的海沧区不可移动文物“状元堂”修缮工作接近尾声,焕新亮相后将作为社区公益性场所;同样建于清代的闽南大九架砖木结构建筑——翔安郑德碧宅经修缮后变身文史馆开门迎客,为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注入新活力……最近,几则有关老建筑焕发生机的报道备受关注,这些案例表明,老建筑活化利用的关键在于“活”。

活化利用,“活”在与历史的交融,“活”在底蕴的深挖。在活化利用过程中,不仅要保留其原有的建筑风貌,更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再以新的方式呈现给公众。鼓浪屿上的历史建筑经过精心修复和活化,成了博物馆、艺术馆,游客可以在游览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文化遗产保护,正成为鼓浪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历史底蕴的基础上传承发展,才能保持文化的连续性,才能锻造自身的核心价值。

活化利用,“活”在与时代的交融,“活”在功能的升级。老建筑的活化利用并非简单地“修旧如旧”,而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赋予它们新的功能和活力。湖里艺术驿站、龙山文创园、嘉禾良库……一些老厂房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和创业者入驻,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勇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才能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力;敢于融合现代的生活方式,才能拓展老建筑的功能价值;善于运用现代新技术新手段,才能不断激发老建筑的创新潜能。

活化利用,“活”在与城市的交融,“活”在公众的参与。老建筑是市民的共同财富,因此,活化利用中要注重老建筑与市民生活的融合与互动,让老建筑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如何让市民参与策划,献出他们的“金点子”,如何在活化利用中为居民拓展就业和收入渠道,同样要统筹考虑。只有当公众对这些“城市记忆”产生深厚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时,这些老建筑才能真正“活”起来,成为城市文化的瑰宝。

老建筑活化利用,需要精心的策划和细致的执行。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找到复古和创新的平衡,在“活”上做文章,我们期待更多老建筑在厦门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