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江茶桌仔 | 让“古早味”吸引四方客
●李隽斌
近日,厦门最老牌酒店厦门鹭江宾馆完成新一轮改造提升,正式恢复对外营业。宾馆焕然一新,但不变的是坚守精工细作的优良传统,带着浓浓“古早味”的餐饮,让宾客找回记忆中的味道。这是厦门传承“古早味”的一个生动缩影。众多厦企,尤其是老字号品牌,紧抓当前文旅深度融合的契机,精心打造特色产品吸引顾客,努力实现香飘四方。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的精彩故事正在鹭岛不断上演。厦门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找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入特定场景之中,为市民游客带来多姿多彩的体验。例如,古龙食品把6万多口酱缸整齐划一地排列在总面积4.4万平方米的晒场上,气势恢宏,很好地展现出千年古法制酱技艺,诠释“慢工出细活”,讲述悉心守护和用心呈现美食的故事。
作为国际化都市,厦门商业气息浓厚,多元文化交融,文旅发展要素畅通流动,市场参与主体的创造性有效激发,这让厦门“古早味”“老字号”更标签化、更时尚化、更国潮化。去年12月,米其林指南首次发布省级餐厅榜单,厦门26家餐厅登上必比登推介榜单,大众喜爱的厦门小吃——沙茶面、扁食汤、鸭肉粥、同安封肉都赫然在列。这些藏在榜单里的烟火气,亲切感扑面而来,是地道的厦门味道,更是闽南人无法忘却的乡愁。
当前文旅消费热潮涌动,厦门要在这条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应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塑造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为人们带来新鲜的互动体验,打开更多想象空间;另一方面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优化提升文旅产业链精细化运营水平,精准对接游客需求,拓展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此外,非遗传承人、数字文化人才、青年人才等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应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支持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人才生态,推动厦门“古早味”“老字号”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和消费者的一把钥匙,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