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经开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凝心聚力实干争先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2024年,安庆经开区系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深入”“公正”“务实”“创新”工作要求,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各项工作,为奋力打造长江中下游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开发园区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铸魂 ,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2024年经开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15个学习专题。2024年,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开展学习13次,研讨6次,党工委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专题宣讲21场。

坚持把理论教育培训落到实处。组织各基层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学习研讨810次,引导党员群众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坚持把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精准施策、系统推进,高质量抓好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326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讲授纪律党课,开展专题培训16场次,组织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5810人次,接受警示教育3127人次,广大党员遵规守纪意识不断增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选贤任能 ,精准发力锻造干部队伍

激励约束并重,考准考实工作实绩。优化《安庆经开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聚焦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主责主业,实现营商环境指标全覆盖、任务全分解。开展党工委管理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完成2023年度管委会各部门和雇员绩效考核。通过完善考核体系、优化指标设置,强化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岗位晋升结合起来,加强激励约束,形成以实绩论奖惩、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2024年,20名基层一线干部获职务或职级晋升,12名雇员、5名国企干部得到提拔使用。

严管厚爱结合,抓紧抓实一线锻炼。从严从实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常态化开展干部因私出国(境)、经商办企业自查自纠,提升公职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和纪律规矩意识;抓紧抓实一线培养锻炼工作,选派8名优秀年轻干部赴长三角体悟实训、挂职锻炼,选派4名优秀干部赴岳西县乡村振兴,推动年轻干部在一线成优成才、提升蜕变。

专业经验互补,落细落实梯队培养。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三年计划,选派1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10名年轻干部充实到雇员队伍;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开展培训5期,覆盖发展稳定、经济建设等主题,累计培训485人次,推动干部能力素质系统性提升。

夯实堡垒,织密织牢基层组织体系

树牢大抓基层导向,助推基层党建提质。推进党工委“‘红链’聚势蓄动能,经济发展添活力”“书记项目”,帮办代办企业难题30余个,推动22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高铁新区初步形成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发射服务等环节的商业航天产业链。基层党委立项的49个“书记项目”、499个“书记领办事项”全部结项,举办经开区“书记项目”路演评审会,择优推荐4个优秀“书记项目”参加全市路演评审。开展组织生活典型案例评选,首批选树综合执法大队“联诺出圈,执法出彩”、现代妇产医院“医路红心”等14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生活优秀典型。

抓实两个覆盖攻坚,加快非公党建提速。以十类企业为重点,新建非公党组织46家、工会组织87家、共青团组织83家、妇联组织148家。加大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成立行业党委4个,改造提升暖新驿站2处。组织9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5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通过省“红领”认证考试。产业链党建美誉度不断提升,经开区产业链党建入选全国“百个新兴领域党建创新案例”,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典型,相关做法获登《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员管理提效。全年发展党员54名,其中新兴领域、生产一线党员达到25人,占比46%。开展流动党员管理业务培训,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一对一建立联络责任人。围绕“四个一批”,建立涵盖76人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库,7名村工作人员参加学历提升。指导四院党支部开展“八亮八比”行动,设置党员示范岗17个,组织党员参与义诊90余次,进校园、工厂开展健康宣讲20余次。

引才聚才 ,加快建设产才融合高地

凝聚系统引才合力。通过“双招双引”宣讲、“线上线下”招聘、访企拓岗等多种方式,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今年累计开展人才招引活动92场次,引进高层次人才45人,青年大学生人才1362人。积极对接“科技副总”选派,为企业柔性引进高校教授3名,新招引党政储备人才3名,事业编制人才4名,新任教师人才14名。

落实精心留才举措。真金白银兑现人才政策,今年累计发放菁英学子补贴388.49万元。推荐3人成为市博士后科研站评选专家,培育创新创业团队3个。创新“企业点单、政府接单”育才模式,推动经开区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首批开设专业3个,招生95人。推荐1人参加安庆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宜城精英人才”称号和30万元奖补资金,帮助6家企业人才申报江淮英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江淮英才基础教育优秀校长。

营造浓厚爱才氛围。广泛组织人才赛会活动,举办高层次人才日、人才集市、相亲交友、各类赛会等主题活动14场次,推荐1名人才申报全国劳动模范,不断提升人才融入度、归属感。人才组工信息取得新突破,报送的产才融合信息获省信息简报推介;《以“五个坚持”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质效》获登《中国人才》杂志;《推动“四链”融合,厚植人才沃土》获登《光明日报》客户端。

拓宽合作育才渠道。主动靠上去、融进去,大力推进“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安庆分中心”建设,承接江苏扬州经开区来访考察,与上海徐汇区、黄浦区、闵行区取得联系,与江苏扬州经开区、海安经开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建立党建共建关系,新建长三角地区驻外人才工作站2个,先后选派8名年轻干部、组织9名人才赴长三角地区挂职锻炼、考察学习。

深化改革 ,聚势赋能点燃发展引擎

深化雇员改革,赋能园区发展。全面深化“雇员制”改革,分阶段分层次设置改革重点环节,采取三、四级雇员竞聘,五级及以下雇员双选的方式,现有雇员全体起立、全员竞聘。有力加强雇员扁平精准管理,持续激发雇员内生动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态势。

聚焦综合执法,调整职能配置。系统摸排执法队伍运行情况,梳理人员编制、领导职数、职能发挥等现状,围绕综合执法改革,理清职责边界,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进一步细化职能职责,梳理执法清单规范,明确岗位责任,妥善完成机构划转、人员转隶等工作,形成分工明确、目标统一、任务具体的工作格局。

落实乡街改革,实现权责统一。综合考虑不同乡镇(街道)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区域面积、承担重点工作任务等因素,对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进行了动态调整。茶岭镇、老峰镇和菱北办事处结合自身实际,按照“6+ N ”“规定+自选”要求,从严从紧设置机构。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启新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安庆经开区将准确把握组织工作正确方向,不断夯实思想根基,培育中坚力量,集聚产业英才,筑牢战斗堡垒,激活先锋担当,在大抓落实中对标发力,在攻坚克难中争先进位,奋力谱写挺膺担当组工篇章。(安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