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两会|政协第十一届澄迈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 委员提案关注面广
南海网1月6日消息(记者 王小畅)1月6日,政协第十一届澄迈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澄迈县城金江开幕。今年,澄迈政协委员提案关注面广,涵盖了经济、社会治理、科教、民生等方方面面。下面摘录个别提案建议。
澄迈县政协委员李锁在:建议推进自主计算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数字生产力
为进一步推动自主计算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澄迈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数智澄迈”建设赋能,李锁在提出了多条建议,其中在推动机制政策系统集成,赋能科技成果转化上,李锁在建议:一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参与科技项目决策及企业意见响应机制,充分听取企业“声音”,推动政策的制定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助力政策上下贯通、有效落地。
二是实施科技项目“赛马”制。广纳多元主体参与竞争,推动资源优化配置。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围绕产业需求开展研究,高效筛选与培育成果,推动科技产品从实验室快速迈向市场应用。
三是发展和布局中试平台和基地建设。围绕服务信创工程产业生态、基础软硬件、工业软件、陆海空场景应用协同等方面,发展和布局中试平台和基地。发挥包括成果转化基金在内的科技金融功能,为中试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整合县域内的场地资源,为中试平台和基地提供场地保障。
民盟澄迈县支部委员会:建议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民盟澄迈县支部委员会的提案认为,两年多来,澄迈县坚持分类指导,一校一策,采取“核心学校+农村学校”“核心学校+薄弱学校”等模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集团成员校的管理逐步规范化、精细化,学生回流越来越多,办学质量逐年提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澄迈县集团化办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民盟澄迈县支部委员会建议,加大集团化办学经费投入,持续更新薄弱学校教学设备设施,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配置,根据在校学生人数及时核定学校编制并进行动态调整,认真落实教师队伍提前退休政策以“腾笼换鸟”,及时招聘补充年轻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同时,要强化薄弱学校教师培养锻炼,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
此外,还针对集团化办法提出创新运行机制、搭建共享平台、组建专家团队、优化经费管理等的建议。
澄迈县政协委员谢飞:建议推进澄迈县旅游公路骑行运动配套设施建设
谢飞建议澄迈县旅游公路加大休息与补给设施建设力度。一是抓好休息区规划与建设。根据骑行者的体力和骑行速度,合理规划休息区的间距。休息区的选址应考虑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地方,如靠近海边或田园风光较好的区域。休息区的建设要注重功能的多样性,除了提供基本的座椅外,还应建设遮风挡雨的亭子或长廊,配备饮用水供应设施(如饮水机或水龙头)、垃圾桶、公共厕所等。
二是做好补给点设置。可与当地的商店、农家乐等合作,在旅游公路沿线有条件的地方设置骑行补给点,以提供丰富的食品和饮料满足骑行者的能量补充需求。此外,补给点还应提供自行车维修工具和简单的维修服务,并配备一些基本的备用零件,如内胎、刹车皮等,方便骑行者在遇到自行车故障时能够及时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