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融守护青山绿水②|科技赋能,精准服务助力智慧种植
浙江在线12月25日讯(通讯员 戚诗偲)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决策,持续推动金融机构支持农林牧渔业绿色发展,指导银行瞄准地方乡村特色产业的转型金融,强化科技赋能,增加乡村绿色金融的可得行和便利性,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新农村。
4月是水稻种植的最佳时节,与传统的农耕景色不同的是,全自动插秧机在水田里泥浪翻滚,一排排嫩绿的秧苗快速就位,放眼望去,秧苗如繁星点点错落在田间,随着春日的暖风轻轻摇曳。“有了温州银行的贷款,我们新添置了自动播种机和无人机,这个春季让我充满了信心!”周先生表示“使用机械化设备后,整体播种的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40%以上”。
在科技赋能春和景明的背后,是温州银行员工的提前备战。“我们的员工从去年底开始就着手入村走访开展调查,与当地种植户协会开展多次交流,确保能为当地430余户农户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温州银行平阳腾蛟社区支行微贷团队长黄文杰表示,近年来,平阳地区农户越来越重视机械化种植模式,尤其是种粮大户普遍在购置机械化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但是一些农户自购设备、一些为租赁,不同的种植模式对资金的需求也有着差异。为了及时帮助地方农户解决资金难题,温州银行员工们制定了“走访地图”,建立走访台账,经过多轮反复探讨后,为鳌江地区的水稻种植户们制定集群授信,温州银行的员工携带移动pad穿梭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户们及时获得融资。
如何让农业生产向“智慧”转变,温州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温州地区31支党员突击队的足迹遍布温州地区3000多个村社,因地制宜定制融资方案,推出针对农户生产所需的集群授信项目10余个,全力“贷”动乡村振兴。
金融服务融入乡村产业链是稳定三农资金供给的主要措施之一,温州银行借助智能设备,帮助渔民开通线上销售之路。清晨,渔船踏着朝霞归港,一筐一筐的梭子蟹、小黄鱼正通过传输带从徐先生的渔船上卸下,工人们忙不迭地将它们装上小货车,而在另一边,徐先生正拿着手机满面红光地向客户们直播,随着一声声“谢谢杭州的朋友下单”“谢谢河南的朋友下单”,不一会儿这批梭子蟹和小黄鱼便被分批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在线上直播销售如火如荼的背后,是温州银行的服务支撑。徐先生从传统的渔民转向线上销售直播,首年转型是便遇到资金难题。温州银行舟山分行针对徐先生的捕捞作业周期,主动送服务上门,在上午直播结束后的几分钟里,银行员工便用移动PAD为其办理了贷款申请,待到徐先生第二次归港,贷款已经通过审批,而银行为徐先生设计的贷款还款方式较传统的贷款更为灵活,按照其线上销售资金回笼特点,约定每半年归还部分本金,直至到期一次性还本,确保徐先生可以完成线上销售渠道搭建、成熟。
温州银行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并对渠道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利用移动PAD、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等直接送服务上门,在农业生产的碎片时间里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帮助农户生产、销售渠道智慧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