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破浪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破浪行

——萧县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24年,萧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蓄势待发良好态势。连续7年跻身全国县域投资潜力百强,连续4年上榜县域发展潜力百强、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亩均论英雄”改革入选全国优秀实践案例。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获批“中国腐蚀与防护科普实验基地”。成功创建第六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获宿州市书面表扬。

重产业促发展,综合实力逐步提升

农业生产质效双升。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入选“皖美农品”产品品牌4个,新增“两品一标”产品13个。完成2024年高标准农田6万亩建设任务,田间道路通达度10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4%。全县27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总量预计突破2亿元。

工业经济再创佳绩。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规上工业企业总量达187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3家。华大化学聚酯多元醇车间、品青食品高果葡糖浆车间获评省数字化车间。林平股份获评省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县经济开发区获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认定。

服务业发展活力激发。中农联萧县农批市场项目全面竣工,启动实施萧县现代物流智慧园项目。伏羊文化节、桃花笔会、知青园年俗文化节、十月古会暨首届百业博览会等活动火热举办。入选“一眼入秋”四季主题榜单和“非遗繁花”十大主题线路。蔡洼淮海战役红色旅游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萧县葡堤原乡休闲度假区获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认证。有序推进岱湖公园创建3A级旅游景区。

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项目建设全面提速。1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64亿元,165个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1亿元。宿工特种机械、汇利防腐涂料等46个项目开工建设,唐彩油墨、引江济淮二期等60个项目序时推进,新淮纸板、银柯银浆等30个项目竣工投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园区品质焕新升级。萧兴路修复工程、拦碱河节制闸、核心区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完成施工。规划二路西段道路管网工程、沿河北路东段、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转化标准化厂房三期配套道路工程基本建成。张江萧县高科技园获批省级“双创”平台3个,荣获省级服务业集聚区阶段性考核绩效奖励。

强化要素保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数据库备案。县食品园片区成片开发方案完成编制,市政府审批通过。打造“2+N”招聘品牌,举办各类招聘会335场,2667家(次)单位参与,提供岗位3.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413人。

抓改革求创新,发展潜力有效激活

“双招双引”成效凸显。全县新签约引进项目75个、总投资305.8亿元。总投资90亿元的苏泰控股新材料装备智造、总投资55亿元的湘潭宏光年产10万吨高端储能负极材料等项目成功落户。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现“互联网+不动产”政银系统直连,推广上线“不动产登记办税+税务区块链”,实现网办事项再扩容,可网办事项达1800余项。推动“政务+金融”合作,在银行智能柜员机上线养老保险明细、社保卡预挂失等38项高频服务事项,办理相关业务近5万件。

区域深度融合发展。萧县人民医院、萧县经济开发区医院先后与徐州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医联体合作医院和专家团队工作室揭牌。长宁区党政代表团来萧访问,上海市同仁医院与萧县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上海市光华医院与萧县中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拱墅—萧县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揭牌成立。宿州市首个沪苏浙地区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落户萧县。

抓城乡重统筹,发展活力持续彰显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续建安置房项目5个,建设安置房9626套,龙河佳苑、书香华府、魏楼B地块等2644套安置房完成交付。前进路、教育路等路段雨污水管网改造升级,疏浚、铺设管网61.2公里。谋划实施凤城新区地下管网修复改造工程。新增停车位6465个,其中新增公共停车位720个。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建成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6个,建设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5个,完成农村改厕1万户以上。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产业化利用量占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总量比例达55%以上。

城乡融合统筹发展。升级新能源公交车219台,用于城际、城市、城乡公交运营。淮北至萧县906路城际公交开通运营。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火车站综合枢纽工程主体工程完工,调度管理中心有序建设,18个乡镇综合服务站、高铁站公交停保场、公园路和体育路公交首末站完成用地选址。

抓民生增福祉,发展合力全面汇聚

社会事业全面升级。县中医院与徐医大二附院、安中医一附院合作共建骨科、急诊外科等四个博士工作站。县人民医院成功获批三级综合医院,与蚌医大一附院续签合作共建协议。推进教育项目建设,投资5.7亿元建设梅山学校、闽泰学校、凤城初中和实验小学东外环校区四所学校。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强化。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421人;城镇失业人员通过帮扶实现就业1521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39名;建成“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22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健全。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常态化推进,开展“平安巡”1.5万次。受理12345热线工单5.49万件、办结率100%。年初低温冻雨、“三夏”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有效应对。永堌水库成功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表扬,应急管理局获评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张浩 曹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