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报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新质生产力是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最具活力的革命性力量,必须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转动能、搭平台、优生态。要不断强化新材料生产。聚焦高端金属、先进碳基、先进生物材料及生物制药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优化升级改造,培育更多单项冠军企业。要有效提升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加大矿山与工程特种机械、交通特种装备、节能环保特种设备的研发力度,着力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成套能力,打造更多国之重器。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紧盯新一代半导体、智能终端等领域,力争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加快形成全产业生态。要主动拓展低空经济领域。抢抓全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契机,推动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服务一体化发展。要积极壮大新能源产业。用好国家各种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构建风、光、水、储等多元发展的新能源格局。要持续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景区服务管理水平,加大品牌文化产业园区和新型文旅业态培育力度,推动“音乐+旅游”“演出+旅游” “赛事+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国潮戏曲之都和华北地区重要的演艺中心。
产业体系融合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揭榜挂帅”,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中试验证平台。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5G赋能千行百业”专项活动,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要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持续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建设,健全逐级后备、逐级递进的梯度培育机制,积极打造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推动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定制设计、柔性制造,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技术咨询、技术评估等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物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打造区域会展中心、金融中心,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才能不断增强创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要增强聚链成群效应。大力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亿”工程,构建“1233”重点产业链体系,建好产业链、专业镇、开发区三大平台,深化“链长+链主”工作模式,支持企业上链配套,促进链上企业做强做大。要释放集群成势效应。持续推动专业镇梯次发展、滚动升级,进一步扩大省市县“三级”专业镇建设规模,支持鼓励开发区主导产业差异化发展,做强产业、做大规模、做优产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激发不同主体参与体系建设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加速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