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光做无人机没有场景应用,只能堆在库房里
“空域作为生产要素是最经济的方式,空中划一条线立马就能飞,建设成本、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会大大降低,这是从低空经济角度的展望。”2024年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11月13日,在由凤凰卫视集团、珠海航展有限公司主办,凤凰网资讯、凤凰网公益承办的“2024与世界对话·中国航展论坛暨2024航天公益盛典”上,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表示,他对低空经济的发展信心百倍。
谈到“低空经济发展存在的挑战”,郜春海表示,除了发明飞行器,我们还应该尽快把基础设施从政府的角度投入建设,把规则建立起来,做好基础设施起降场、飞行保障、应用场景这三件事情,是现在低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以下为郜春海在圆桌论坛:创新发展低空经济,携手共同高飞上的问答实录:
主持人蔡紫:您曾经预测“低空经济将是未来一二十年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领域新型技术的重要承载体”,但我们也看到现在低空经济发展有很多瓶颈,您觉得发展低空经济存在哪些挑战?
郜春海:昨天我看了一天展,我觉得这次航展这么热,跟低空经济的热有一定关系。低空产业可以分成四大部分:首先是飞行器,就像当年的汽车一样,一百多年前汽车刚出来的时候只能在公园里开,走到公路段还要把人赶走让车开过去。低空产业也是一样,这个产业后面还有另外三大部分要做:第一,基础设施起降场,因为现在没地方飞没地方落;第二,飞行保障,现在空中都没红绿灯,没有调度指挥控制就是飞行保障产业还没起来;第三,应用场景,这些才能形成真正的产业。
中国空域改革低空发展为什么能够有今天?其实是空域作为生产要素是最经济的方式,公路得有水泥、钢筋修路,但空中划一条线立马就能飞,所以建设成本、后期运营维护成本会大大降低,这是从低空经济角度的展望。
刚才提到的限制、难点,就是怎样尽快把基础设施从政府的角度投入建设,就像当年的新能源汽车一样,充电桩要建,基础设施也要建,要把规则建立起来。要是没有规则,现在谁也不敢飞,飞上去也会有很多问题,所以这两个问题一旦做起来就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主持人蔡紫:今天我们虽然在航展上看到很多eVTOL,但从科学理论诞生到落地实践,其实有很长的路要走。刚才提到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协同配合,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如何协同配合确保飞行器和传统航空交通之间的安全?
郜春海:协同很重要,特别是空域,和公路还不太一样,空域一定需要管控,不能白飞黑飞一起飞,那样肯定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做两件事情:建立基础设施,这两年深圳和很多城市都有发布要做一两千个eVTOL,必须有地方落,飞机、飞机,没有机窝,机放出去也没用。
第二,政府需要制定规则,怎么飞?什么时候飞?怎么管控?要是管死了,管得像民航那样,就不叫低空经济了,而是低空航空了,一定是在未来的规则上和既有的运输航空有很大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相关规范、标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现在政府必须拿出应用场景,大家都在拼命,资本都在投eVTOL,这已经不是蓝海,而是红海、血海。我前面提到的后三个产业需要推动起来,只有把四个指头都长齐了,产业才能很快发展起来。场景应用现在应该是带动技术进步的一个牵引,要是光做无人机,没有场景应用,只能堆在库房里面。做好基础设施起降场、飞行保障、应用场景这三件事情,应该是现在低空经济的当务之急。
主持人蔡紫:今天我们探讨低空经济,无人机肯定是主角,低空经济不仅仅是离我们越来越近的词汇,其实也是未来生活的一个预见。四位嘉宾都提到无人机特别火,不是红海,而是血海,各种政策也在不断加码、加温、加热,这也导致很多人的担忧和警惕。那么,行业是否已经开始产生泡沫,您怎么看待?
郜春海:我觉得也不用太焦虑,产业的卷、泡沫是一个行业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这次看中国航展也能够看出来,就因为我们卷才变成这样的景象。人类社会是大家不断竞争、不断学习更多东西,不断探索的过程。十年前新能源汽车刚出来的时候,我买第一辆车只跑150公里,去到机场还抛锚,到现在也就是短短几年。只要有应用、只要有产业和需求,大家不用太焦虑。
首先,无论政府也好、企业也好,一定要找到真需求,我觉得这是关键,不要弄一些伪需求,其实这一点是挺难的。eVTOL能够做成什么样,你愿意掏多少钱买,可以采访一下,现在低空很多都是伪需求,就是企业自己想做成什么样。
第二步,技术可行性。作为应用技术来说,国外分成一、二、三级,企业至少干到三级以上才能投资,这就是可行性。
第三,虽然低空经济很热,但一定要把账算清楚,要是账算不过来,作为企业就别瞎投。企业吃不垮,喝不垮,但会因为投资垮,所以大家要把这三个问题做好。我反正对低空经济是信心百倍的。
主持人蔡紫:航空航天事业包括低空经济发展就是延续传承的事情,未来还是在年轻人的手里。您的企业也会有很多面向大学生的合作项目,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说不定会有新的血液加入。
郜春海:未来还是靠年轻人,创新还是靠年轻人。现在中国有很多企业跟大学生、研究生都有合作项目。从企业角度讲,做工程不要太追求科学问题,那是科学家们考虑的问题,我们做的东西一定要能够切实用起来,成本可控和安全,这是作为工程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和企业一定要联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