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文化遗产VR保护技术革新
□ 本报记者 姜永腾
湖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及CCF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委会常务委员余日季教授,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浪潮中负责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土家族传统村落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平台建设”,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进一步传承与保护了土家族国家级文化遗产。该项目以虚拟现实技术(VR)为核心引擎,集合空间实景数据采集、三维建模、3D动作数据捕捉、数字孪生等尖端科技,精准捕捉土家族代表性的吊脚楼、戏曲、舞蹈、传统技艺等国家级非遗文化特点,为土家族国家级文化遗产构建了全方位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方案。
余教授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他牵头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并成功获得国家立项支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余教授深入土家族传统文化进行数据采集、技术研发、创意设计,复现了土家族8个典型村落场景,并实现了土家族国家级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展示,创作了38个XR数字交互文化艺术体验作品。游客可以观看沉浸式剧场展演,在VR展示与装置系统中通过手柄控制虚拟角色在场景内传送移动,进行沉浸式的数字文化娱乐与交互体验。
“土家族传统村落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平台建设”项目拓宽了文化传播的边界,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新形态与新场景。
探索民间传说与故事数字动漫创作
由余教授主导并与湖北省图书馆合作的另一个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数字文化类专项课题“湖北民间传说与故事数字动漫创作”,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湖北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众多具有积极时代价值的民间传说与故事。余教授带队精心策划创意脚本,运用先进的数字动漫技术,将《宝坪的由来》《昭君渡》《百日还乡》等40个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转化为生动有趣、具有荆楚地域文化特色的动漫作品。余教授作为该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全程主导动漫从艺术构思到视觉呈现的每一个细节。整个制作过程通过母题重组与创新演绎,既保留了民间传说的精髓与韵味,又巧妙地融入现代审美,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数字动漫的跨界融合。这些传统文化以VR形式在湖北省图书馆亮相后,观众认为,这些VR数字交互媒体作品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能够让人在娱乐中了解和学习到湖北优秀的传统文化。
深耕非遗文化VR保护实践
余教授主导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创意及可视化的AR技术应用示范”,聚焦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及AR技术的可视化呈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AR数字文旅创新应用,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文化旅游体验。他主导的湖北省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黄鹤楼文化遗产数字化的VR体验式开发与保护研究”,以黄鹤楼及其民间传说为核心,不仅实现了黄鹤楼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更通过VR技术构建了文化体验场景,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黄鹤楼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魅力。湖北省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AI数字非遗传承人赋能荆楚文化创新发展研究”,更是余教授在非遗文化数字化创新领域的一大力作。他利用AI算法与大数据分析,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智能化的创作辅助和传承支持,有效推动荆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此外,余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知识驱动的协同创意设计方法及工具”项目,通过深度整合知识库、设计规范和协同工作流程,为创意设计产业量身定制了智能化协同创意设计方法及工具,显著提升其设计效率和创新能力,更为后续他创办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奠定了基础。
连续斩获了“十八届中国音视频产业大会(AVF)科技创新奖”(2022年)“Qualcomm XR创新应用挑战赛金奖、银奖”(2021年、2023年)与“深圳国际VR/AR博览会最佳应用奖”(2024年)等奖项。
如今,余教授正积极投身于“长江流域文化、三国古赤壁文化XR数字化保护和沉浸式体验”项目。余教授也被赤壁市人民政府聘任为赤壁市数字创意产业领域的首席专家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