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九点半 | “黑羽绒”被曝光 不能让伪劣羽绒服寒身更寒心

近日,一则关于羽绒服造假的新闻震惊了消费者。

浙江湖州织里警方披露了一起严重的羽绒服造假案件,涉案的7万件羽绒服竟含绒量为0%!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人们不禁质疑:现在市场上的羽绒服,还有什么是真的?

这些假羽绒服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据办案民警介绍,涉案企业采用“粉碎毛”以次充好,降低成本价。这种“粉碎毛”其实就是鸭、鹅毛的边角废料粉碎后形成的丝绒状物质,根本不具备保暖性能。此外,还有商家采用“飞丝”冒充羽绒,甚至用猪毛、狗毛等其他杂质来增重。

这种造假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更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由于“飞丝”等伪劣填充物缺乏高温消毒等程序,有可能产生异味和病菌,潜藏致病危险。

据相关人士透露,劣质羽绒服现象在今年尤为严重。

今年95%含量的白鹅绒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45%,羽绒服价格也比去年上涨了约40%。据估算,一件充绒量300克的90%白鸭绒羽绒服,羽绒原料成本大约是126元至165元,若其占出厂总成本的比例为50%,其出厂价就要252元至330元。根据销售渠道、品牌溢价等,最终卖给消费者的价格还会在此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同时,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直接冲击了羽绒服行业的传统旺季。全国最大的羽绒服专业市场,有着羽绒服风向标之称的“平湖·羽绒服指数”显示,10月中旬、下旬和11月上旬,羽绒服批发价格指数三连跌。

成本上涨,市场缩小,一些造假商家抓住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空子,觉得只要没被发现、没被举报就没事,就算出事儿了最严重也就是进牢子3年。他们会拿300万提前安排专人做法人代表担风险。于是,低价产品以次充好,用飞丝、鸡毛、不明来源的填充物冒充羽绒,充绒量造假屡见不鲜。

低价不是放任假冒伪劣的理由,对关涉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产品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对于制作假吊牌、假检测报告更要依法惩治,否则伤害的可能就是整个羽绒服产业的信誉,寒的将不只是消费者的身体,还有消费者的信心。

这几天,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和许多媒体发布了辨别“真假羽绒服”的小技巧,为消费者选购羽绒制品提供参考。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技术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实现对伪劣产品的源头追溯和精准打击。

本栏目第73期节目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 杨仪

文字/视频制作 胡晓梅

海报设计 王银艳

编辑 罗井珊

二审 黄茜

三审 尹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