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幸福从践行孝道开始

“每月一笔‘孝心工资’,让父母双亲很暖心。”将“孝心工资”写进集体合同,湖北昌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员工父母发福利。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如同一抹暖阳,让人倍感温暖。

这一暖心举措是现代新型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美好交融。“孝心工资”是现代企业以“薪”换心的一种管理创新措施。在今天,它的存在已不再是个例,它有着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百善孝为先、孝道行天下。其中的“孝之始”与“孝之终”贯穿着漫长的一生,这是最朴素的需求,也是最终级的追求。现代企业“孝心工资”的出台,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一个解读,是企业管理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的管理妙招,它很大程度上迎合、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五险一金+”的福利组合,已成为人才市场招聘广告中的吸睛点,让人如遇知音、毅然加入此“梦中情班”,去感受企业实实在在的爱与温暖。

“孝心工资”是企业“以人为本”的具象化表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现代人。“父母在,不远游”,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有太多背井离乡、远离父母的职场人,他们为理想而奔赴,缺席着对父母的陪伴与守护。来自企业的“孝心工资”或许就是另一种情感补偿,是对父母如期而至的关心与问候,是暖心企业代为传递的孝心,是这个文明社会的温暖,是给予父母的放心与回报。企业--职工--父母的“孝薪”链环环相扣,也许金额有多有少,也许到帐短信的频次有长有短,也许父母的生活或富足或贫困,但这种积少成多的快乐,与收到春节大红包的快乐是不一样的,那是共享子女奋斗的喜悦、是共担企业兴衰的责任。

家风传承、孝道先行,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弘扬孝道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密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太多感人的孝道故事流传至今,舜的大孝感天、汉文帝刘恒的亲尝汤药、董永的卖身葬父、王祥的卧冰求鲤......孝道不论贵贱,不分高低,只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与悲哀,还有央视公益广告带给现代人的催人泪下和记忆犹新,“忙、都忙、忙点好”是母亲的失落,“妈妈洗脚”是母亲的欣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父母孝或不孝、是对自己忠或不忠,是对子孙的言传身教,这将是生命道场里兴或衰的轮回。行孝道则兴家风,立孝德则家族昌,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小家,家风兴则国运兴。

孝道是职场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倡导爱老、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才是现代企业得以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孝心工资”是孝文化落地生根、发扬光大的一个契机,这种看似浅显的福利噱头、以“舍”求“得”,却是移孝于忠与忠效两全的深度融合,是孝道文化与感恩文化的潜移默化、落小落细。近年来,很多企业出台并落实了惠及职工的温暖举措,从职业关怀到家庭关怀、再到节日关怀,“孝心工资”不过是其中家庭关怀中的冰山一角, 是以“心+薪”换“心+新”,是让员工将“企业”当“家”,是企业与职工的双向奔赴与双向奔“富”。企业大厂尚且如此,政府社会更是聚焦急难愁盼,解民忧、纾民意、暖民心,用心用情办实事。在此大环境之下,孝道文化、家文化、企业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弘扬与落地,家庭更美满、企业更发展、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成为全社会可以触摸与感知的温暖,中华儿女的“中国梦”也将指日可待。愿这个社会再多一些诸如“孝心工资”的慈孝典范,一起凝聚力量,托起民族腾飞的脊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杜彦(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