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得多、赚得少,海外“双十一”快被中国卖家卷疯了
12月2日,随着美国时间周一的结束,海外零售业的“双十一”大促季落幕。
每年的11月第四个星期五及其后的第一个星期一,被称为“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 (下称“黑五”“网一”),是海外最重要的购物节。
据亚马逊披露,今年“黑五”和“网一”促销活动刷新了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历史记录。2024年“黑五”“网一”活动期间,亚马逊超过60%的销售额来自于第三方卖家。
同时,Tik Tok表示,2024年,仅黑五当天的美国购物销售额增长2倍,超过1亿美元。TikTok Shop平台在“黑五”“网一”期间的购物人数同比增长1.65倍。
Adobe Analytics披露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今年网络星期一当天美国消费者的在线消费额达到了133亿美元,同比增长7.3%。
在11月1日至12月2日期间,美国消费者的在线消费总额为1315亿美元,同比增长9%。预计2024年整个年终旺季(11月1日至12月31日)的销售规模将达到2408亿美元,同比增长8.4%。
然而,宏观数据的喜气洋洋并未传导到卖家身上。不少卖家对硬氪表示,2023年的“最淡旺季”情形仍然在继续,海外购物节的消费提振效果明显减弱。“最卷黑五”成为行业共识。
从亚马逊、Temu、Tik Tok Shop等平台到卖家,从折扣到产品,内卷战火正在无死角地燃到跨境电商的每一个领域。
01 地狱黑五,中国卖家不再“躺赚”
与平台的火热业绩相比,跨境卖家群里出现了明显的温差。
硬氪与多位跨境卖家交流后发现,除了园林等新秀类目以外,大部分类目的销量和销售额都没有实现预期增长。
一位假发类目卖家向硬氪透露,大促期间,销量和销售额双双同比下降近15%。另一名主营新能源配件的卖家则表示,销售额同比下降10%。
除了销量和销售额遇冷,成本上涨也在卖家的讨论中频繁出现。
连年飙升的广告费用,以及下滑的投放效率,是跨境卖家近年来的老大难问题。一位家居类目的卖家告诉硬氪,2019年前后,在谷歌等平台投放的ROI平均能达到8-9,但今年的广告ROI已经低至4,也就是说,在广告投放上花费1元,只能够带来4元的销售额,广告投放成本在总营收中的比重已经高达25%,ROI跌幅超过50%。
Pacvue数据显示,亚马逊广告的每次点击成本(Cost-per-Click, CPC)比2023年黑五上涨了9.9%,达到了1.89美元。为了在大促中保持可见度,卖家不得不加大在点击付费式广告(Pay-per-Click,PPC)上的投入,仅仅是为了维持同比露出水平。
卖家在涨价的平台中进退维谷。上述卖家表示,“我们平时已经在削减广告投入,业绩也确实受到影响,但在黑五这种关键节点,实在是不敢赌,只能继续投进去。”
“今年的总体情况是,很多类目的销量在上涨,但整个利润率其实是下降的。”资深跨境电商操盘手Rocky对硬氪表示,卖得多,赚得少,是今年的共识。今年的黑五大促中,0利润,甚至赔本赚吆喝的情况并不鲜见。
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开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截至今年一季度,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1000个。
当海量的人和钱涌入跨境电商赛道,往年黑五“开张一个月,饱餐一整年”的躺赚光景已经不复存在。
02 卖家跌倒,平台内卷
“黑五”正在复制中国的“双十一”。
早在2020年,“双十一”购物节的周期就已经长达22天。而2024年的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的周期已经接近三十天。其中,抖音的促销活动与国庆黄金周无缝衔接,长达35天。同时,购物节也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平均每1-1.5个月就有规模大小不一的购物节出现。
今年,亚马逊在11月21日就开启了黑五促销,周期总计12天,是平台史上最长的黑五周期。而带有国内基因的跨境电商平台,也继承了国内购物节拉长的大促周期。Temu的大促在10月20日启动,总时长高达47天。速卖通的黑五周期为一个月,TikTok Shop的周期则为20天。
平台的内卷不但让购物节的周期被不断拉长,也模糊了黑五促销的地理边界。今年,亚马逊宣布,海外购站点的黑五全球购物季在京东上线。背靠阿里巴巴的速卖通在海外也开启了百亿补贴活动。
亚马逊在今年黑五之前,上线了其低价商店板块Haul,所有商品的售价均在20美元以下,大部分商品在10美元左右的价格带。Temu的低价模式不仅教育了海外消费者,也教育了竞品平台。
根据硬氪不完全统计,本次黑五,各电商平台在折扣力度上也各出奇招。Temu表示,部分商品最高折扣达到90%,同时可享受25%的限时消费返现。亚马逊宣布全场折扣从10%-70%不等,同时,低价商店板块Haul全场享受50%的折扣。速卖通在推出百亿补贴的同时,宣布最高折扣力度高达90%。TikTok Shop则是打出了专属商品折扣、新用户限时返现、GMV目标达成激励、站内外曝光同步的组合拳。
国内和海外的购物节从周期、机制、折扣上,逐渐共享一套话语和方法。
“不仅是卖家,平台也已经进入了‘平台期’(健身术语,原意为减脂停滞期,此处指代平台发展瓶颈)。”海外某头部电商平台的战略客户经理对硬氪总结,“在新的生态跑出来之前,确实是没有太多新的东西可以期待,现在国内外(平台)都已经是白热化贴身厮杀的状态。”
平台之间的白热化竞争,将卖家困在了竞价系统里。
操盘手Rocky对硬氪表示,为了增强竞争力,部分平台会内置价格监测插件,向买家展示商家的涨价趋势。“过去我们可能比较常见的是在黑五月份之前涨一波价,但现在这种小把戏就越来越难行得通了。”
“低价做到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想象空间了,平台没有底线的低价策略反而会倒逼卖家放弃卷价格。”多位行业人士向硬氪阐述了类似的观点。行业正在期待卖家在产品力升级上团结发力,对平台的低价策略发动“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