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不能只当笑话看
近日,“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引发热议。所谓“反向驯化”,是指一些年轻消费者开始尝试通过评论“哭穷”等手段建立所谓的“人设”,从而影响算法推送,从而避免被平台“杀熟”。
从一些网民反馈看,这个办法似乎真的有用。有媒体报道,一名年轻人通过反复评论“机票太贵了,买不起,不去了”后,发现机票价格从4309元降至1903元,降价超过了2000元。
在网络上也常见各种外卖红包“攻略”,在这些帖子下充斥诸如“某某软件,我要卸载你”“我真的生气了”“再也不用了”等等评论,并称如果卸载了软件,过几天重新下载之后,会获得更多红包。
不过这些办法到底效果几何,恐怕仍然要打一个问号。比如那个机票降价的案例,多家旅游出行平台官方客服称,机票价格实时变动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即便这名消费者有反复评论的行为,也无法证明最终降价是由用户所评论的内容决定的。
但消费者“用算法打败算法”的创意,恐怕不能只当一个笑话看。这当中其实充满着委屈和无奈:自己的互联网浏览、消费痕迹,很有可能被算法捕捉,成为用户画像的一部分,从而被各种“精准收割”。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通过这种“行为艺术”,试图欺骗算法,避免自身状态被追踪。
从以往的案例看,这种基于个人特征的“大数据杀熟”确实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作为高等级会员,搜索同一房型的价格反而比普通会员贵;用更贵的手机打车,容易被高端车型接单;同样是点外卖,老用户的配送费比新用户高……这些现象都备受消费者吐槽。
前不久,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消费者协会开展的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曾遭遇“大数据差异化营销”,仅有8.7%的消费者认为没有遇到过,可见问题的普遍。
但客观来看,所谓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效果可能也只是一种情绪宣泄,解决问题靠这种个体性方案肯定是不够的,不断进化的代码恐怕仍有办法识别这种“小聪明”。更关键的还是要从行业规范层面,彻底堵住“大数据杀熟”的漏洞,从根本上消除差异化定价等经营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多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就明确“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这就已经对“大数据杀熟”从法规层面进行了否定。
今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再次提到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这些更加治本的立法和专项治理,其实才是对付“大数据杀熟”最好的办法。
当然,“反向驯化”成为热点也不失为一个提醒:目前“大数据杀熟”仍然谈不上绝迹,围绕“大数据杀熟”还有一系列行业痛点要着重解决。比如促销和“杀熟”如何精准区分,如何帮助消费者举证维权等,这些仍有待于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平台企业进一步明确规范,加强治理。
说到底,“大数据杀熟”,本质上还是某些平台利用优势技术地位,通过算法不合理应用在捣鬼。规制不合理的算法应用,让消费者各项权益真正得到保护,大家才不至于费尽心思与平台“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