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快评|别让网络烂梗耽误孩子好好说话
网络烂梗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影响?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41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69.0%的受访者担心网络烂梗泛滥影响青少年“好好说话”,乱用词汇和养成不文明的语言习惯被认为是主要的影响。让青少年远离网络烂梗侵扰,68.1%受访者建议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文化。(据央广网12月18日报道)
“梗”“包袱”本不是什么贬义词,用在相声、小品等表演形式中往往“笑”果可观。衍生到日常生活中,用“梗”高手也大有人在。但“玩梗”是个技术活,玩得恰到好处,会在对话中增几分幽默、加几分轻松、添几分彼此的亲近,但是一旦玩过头,把握不好度,或者不分场合为了博眼球,一顿随心所欲胡乱输出,就会出现烂梗扎堆,让人反感、厌烦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恶劣社会影响。
“栓Q”“夺笋啊”“你个老6”……这些让很多人云里雾里,或者听上去就很不舒服的网络用语成了青少年的“口头禅”。这些缺少起码语言规范的网络用语,给正常的语言表达带来了严重影响。
然而,这些粗鄙或苍白的词汇却很容易让人上瘾,当孩子们单纯懵懂、不分场合地咀嚼这些烂梗,或者借其来嘲笑讽刺别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很牛、很洒脱,如果遇到同样表达的人,会有对上了暗号般的快感,感觉自己找到了“同道中人”,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常常靠梗交流的人,无形中语言能力会下降,审美品位会不自觉发生偏差,而且一旦离开这些梗,就变得说不成话或者说不好话,如同患上失语症。烂梗盛行不仅会带来语言习惯、表达能力的退化,还会带来思维的退步。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要想保护未成年人远离烂梗侵蚀,有关部门就应使出雷霆手段,加强对不良内容的系统治理,完善惩戒机制,为未成年人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信息传播需要载体,互联网平台也应尽到应有之责,该审核审核、该把关把关,用规矩说话,让烂梗制造机们闭嘴禁言。
摆脱烂梗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单用硬手段就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学校老师和社会各方力量,应该用规范的词句语汇引导青少年,让健康的网言网语占领主阵地,烂梗才会失去生存和繁衍的空间,才能给人们营造一个清爽干净、积极向上的语言环境,以此满足大家的社交需求。
同时,治理网络烂梗,不是为了给有趣、有料、有新意的网络语言戴上枷锁,更不是反对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去粗取精,扫除烂梗的同时主动接纳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优质“梗”,才能让青少年做到“有话好好说”。(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