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票对台“跨境直退”业务在海沧港综保区落地
东南网12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周莹 苏小芳) 24日,一批来自中国台北的跨境电商退货包裹顺利进入厦门自贸片区海沧港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厦门海关人员依法对该批次包裹实施查验并放行。这标志着厦门口岸打通了高效、安全的电子商务“跨境直退”通道,实现了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出得去、退得回”。
据悉,该批出口退货包裹由翔硕集团以“9610”模式(我国海关针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商品的一种监管方式代码,该模式下,商品以小包、单个包裹发货,并允许跨境电商企业将商品从境内通过第三方物流商运送至海外消费者手中)出口至中国台湾地区。在“跨境直退”模式落地前,翔硕集团仅支持中国台湾地区消费者将购自大陆的电商商品退货至该地区电商仓库,而无法直接退货至大陆电商卖家。这既影响台湾消费者网络购物的便利性,又造成了大陆电商卖家的货品损失。
了解到翔硕集团的有关需求后,厦门自贸委海沧园区管理局和海沧海关详细梳理问题清单,为企业提供通关指引,在确认退货企业符合要求、退货商品可验核可监控后,协助企业开展系统联调联试,做好相关前期工作。12月24日,在首批出口退货商品抵达海沧口岸后,翔硕集团向海沧海关发起退货申请,当日该关即完成人工审核、查验和放行手续。
与国内电商不同,跨境电商的销售商品与境外消费者之间隔着两道海关、国际干线物流及境外落地配送等多个环节,参与方涵盖境内“四通一达”(韵达、圆通等快递公司)、集运仓、电商平台、电商公司、数据申报方、跨境干线方、中国海关、境外海关以及境外配送业等9个主体,这导致跨境电商在执行退货时,面临着手续繁杂、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
据跨境电商业内人士推测,按平均退货率10%的口径测算,仅2024年,跨境电商退货的潜在需求就高达2500亿元。如能够实现“跨境退换”,就意味着盘活了海外仓,有利于减轻商家库存压力,从而让商户真正实现“一盘库存卖全球”。
首票“跨境直退”试点商品的放行,为解决跨境电商“出口退货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厦门自贸委将联合海关持续优化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退货机制,积极支持出口电商企业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审慎积极地扩大“跨境直退”项目跨关区试点范围。
据统计,我省占有约90%的两岸跨境电商市场份额,其中厦门约占全省份额的六七成。今年“双11”期间,海沧口岸共完成两岸跨境电商241.78万票、货值8.21亿元、货重1.4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72倍、1.77倍、2.0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