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影响手机寿命!错误的充电方法有这几种

手机电量还剩多少,对许多人而言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人们对手机充电的强烈需求,也让市面上催生出许多噱头产品,无线充电、二倍速充电、能连着用一周的高能充电宝……但到底什么才是手机充电的“正确姿势”呢?

手机一定要满充满放吗?

关于充电,总流传着一些说法:手机电量耗尽再充电,每次要充满,这样才有利于电池保养,随时充会影响电池寿命。

实际上,这些理论都比较过时了。

早些年广泛使用的充电电池,比如镍镉电池,它的原材料主要是氢氧化镍以及金属镉,缺点很明显:有记忆效应。简单而言,当多次没有耗尽电量、没有将电充满时,电池容量就会“记住”充电与断电时的电量,分别将其视为电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导致电池容量减少。

但现在智能机采取的多是锂离子电池,比起镍镉电池,同样的体积或重量下,储存的电量更多;记忆效应微弱,就算不充满电就拔下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锂离子电池的寿命与充电周期相关,每当电量用了100%,就实现了一个循环,循环得越多,电池寿命下降就越明显。

有资料显示,当对锂离子电池深度充放电时,正负极的材料结构会被破坏。导致容纳锂离子活动的空间变少,电池容量相应变低。

所以,“多次少充”才是更适合现在手机的充电习惯。

先插手机还是先插充电器?

应该先把插头接入电源,再用数据线连接到手机。

中国居民用电的电压是220V,但手机充电器的电压却往往在5V以内,在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器会将高压电流通过变压器转变为低压直流,再输送给手机。

此时,若是将充电器接入手机再插到电源,可以视作直接把手机接在电源上,则可能输出浪涌电压。

浪涌,又名突波,是指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有时插拔开关看到的闪亮火花,大多就是浪涌。

充完了,要先拔手机还是先拔插头呢?

答案是:先拔掉手机。因为在拔下充电器的那一刻,也会产生反向瞬时电流,加速电池的老化。

充电宝也受“充电周期”影响

很多人都会随身携带充电宝,一个小小的移动电源,就能维系手机的正常运转,简直是救星。

但关于充电宝,也有许多噱头与误区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自称20000毫安的充电宝。但大部分手机,哪怕是旗舰版,电池容量也都在5000毫安以下。

但商家标出的容量,多是电芯本身的容量,由于电量在转换过程中会出现损耗情况,充电宝能提供给手机的有效电量肯定是低于这个数据的。

充电宝真正能用多少次,要仔细翻看说明书中的小字:额定容量。这是实验室测试出的最小可放电容量。

要注意的是,由于充电宝采取的同样是锂离子电池,寿命同样受到充电周期的影响,同样建议“多次少充”,而不要“满充满放”。

如何正确充电?

1、不能混用充电线、充电器?

有传闻称,不配套的充电器会导致电池短路,影响使用寿命。

实际上,充电器内部一般都会带有智能芯片,识别手机所需的电流电压从而进行调整,比如说,购买的是快充头,但是手机不支持快充,快充头会自动调整为适合手机的输入电量。

2、不要边玩边充?

有人会认为,让电池放电的同时又充电,会影响寿命。其实,真正影响电池寿命的,是边玩边充导致的温度骤升。

调查显示,就算不用手机,温度升高依然会加速电池容量减少。

除此之外,不要给手机买太厚的保护壳。和电脑等设备一样,手机同样是需要散热的,如果把它包裹得严严实实,用的还是隔热材料,只会让手机外表看上去没什么划痕,内里早就有了损伤。

为了避开高温,还要注意,睡前不要将手机放在枕头旁以及阳光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