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毕业生抢走师范生饭碗背后深思:名校高学历老师,不如小班化

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其赴高校招聘2025年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名单显示,苏州中学录用的13名毕业生中,清华大学毕业生6人,北京大学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5人,并无一人是师范专业毕业。

在此之前,学校的招聘条件就很高,要求“为2025年应届博士研究生”,而硕士也只有满足“本硕阶段获得至少3次国家奖学金”“本硕阶段均毕业于第一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36所)”,才可以放宽。

这种现象绝非偶然,2024年就有多起。陕西省神木市高薪招聘中学教师,获聘的47名教师,不乏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名校的毕业生。

浙江绍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下属学校聘用人员中,不乏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山西一幼儿园教师岗招聘,学历直接要求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特别优秀可放宽到40岁。

老师有编制,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编制,名校高学历的毕业生愿意当老师,不难理解。但反过来,这对学校来说,是好事吗?

其实,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是博士、硕士、高学历吗?是教育领域的专业吗?是熟知学生在哪些地方不易掌握的多年教学经验吗?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分阶段回答。每个教育阶段需要的师资特点是不一样的。

对于高中阶段,主要强调老师的教学质量,而对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老师的第一素质其实是——爱。

并不指望很多人理解这一点,中国父母对亲子之爱,往往都只理解为“我对你爱”“你应该这样”,所以,更不指望中国父母能理解“师生之爱”。至于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数家长的理解就是——成绩好。

此番舆论,也多是从老师的智商、学历去探讨这个问题的。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成绩机器”,自然把老师也当作“成绩车床”,那么自然就会强调硬指标。

至于爱这种软绵绵、又不能增加分数的东西,大多数家长自然是无法理解的。

但这对一个活生生的孩子而言,却是最重要的。

师生之爱是什么,是一种“兼爱”,简单地说,是心地善良、柔软仁慈、性格温和。

为什么爱心重要,因为班级就是一个社会。老师对低龄孩子有压倒性的权威。

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他们的工作是非标准化的,有很大的自主自由空间。老师可以在班级这个社会中,调动各种资源。比如,如何安排座位。有些还是社会性资源,比如,让谁当班干部,让谁参加比赛,让谁获得一些机会。虽然这些有一定条款的约束,但操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老师还能决定一个孩子在班级中的地位。老师批评一个Ta厌恶的学生,甚至还强调且传播这种厌恶,孩子是敏感的,是能听得出来的;

老师能提升一个孩子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也能让一个孩子在班级中的地位大大下降,成为其他同学眼中的“二等公民”,甚至遭到其他同学的欺负和霸凌。这种班级社会关系中的最极端例子,虽然极少,但并非从不存在。

前段时间,老师因为没有收到礼物,而在班上公开大骂学生的例子,也证明了这种极端情况是存在的。

所以,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实际上就成为班级这个小社会中的“绝对君主”,这一点在小学低龄段尤其严重。这个阶段的家长面对老师,也是小心翼翼的。一直要到初高中,学生体力和心理上都逐渐成熟,老师才慢慢退到一个与学生人格与地位平等的地位上。到了大学,家长几乎不用担心老师这种权威的负外部性。你知道你孩子的大学辅导员和班主任是谁吗?

在小学、初中阶段,基本上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去杜绝这种事,只有靠老师的本心,那就是心地善良、同情,才能保证班上的每一个孩子,能够有一个大致平等的、基于爱的环境。

这些孩子对社会的心态,就初始于这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的重要性,再怎么说都不为过。老师的善良,决定了这个社会的善良。

善良某种程度上是性格问题。一个急躁的老师,心肠其实很好,但急躁起来,一耳光就打过去了,或用刻毒的话语当众侮辱孩子,肯定也不行。现在老师入职,有些地方已经有心理测试了。不过,和其他诸多笔试一样,这是可以瞒过去的。

虽然测试无法一蹴而就,但应该融入老师平时的考核体系之中。不过,中国社会和教育系统并不注重这些问题。

非常讽刺的是,反而老师这个职业,成为不善良、性格急躁的挡箭牌。一个在地铁上打陌生人一耳光的人,会被拘留,再因被拘留而丢掉工作,但在学校打学生一耳光的老师,只需要停几天课。

爱与性格的门槛低,但天花板很高。

第二个素质,是责任心。

要做好老师这份工作,是艰巨的。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进度把控、课堂纪律维护等,都是巨大的挑战。只有具备责任心的老师,才能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馈,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和成长。

总之,一个关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职业,爱和责任,是最重要的。这和做父母差不多,只不过,在现代化社会大分工中,父母的职责被职业化了。

责任心的门槛很低,但天花板很高。

第三,才轮到教学技能。

客观地说,中小学老师的技能门槛不高。

教学技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专业课程,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哪一科,以后就教哪一科。这部分要求,其实不高,能够给中小学生答疑解惑即可。

再高一些,具备更高层次的学科素养和方法论就更好,比如更高级的数学思想,融会贯通到中小学教学中。至于文科,中国文科都是标准答案,老师和学生都差不多,也谈不上什么方法论。对于这一部分,同专业的名校硕士、博士,肯定更强一些。招聘名校高学历的,也无可厚非。

除了专业课程,就是教育理论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教学设计、言语表述、板书设计、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等。名校博士、硕士,就完全没学过这些课程了。不过,这部分的内容很简单,通过自学和培训,短时间就可以学会。

教学技能最重要的一部分,反而是师范专业没有教过的。教学技能与学科技能、科研技能又不一样。爱因斯坦、杨振宁是开宗立派的物理学家,但去教中学物理,也未必合适。

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我就发现你不但要懂孩子所做的题涉及的知识点,你还要在辅导的过程中,去搞明白孩子为什么不懂,并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讲解。

有时候,还需要从另一个更基本的原理开始讲起,或举一个恰当的例子,然后,再引入到问题中。所以,好的物理老师,和好的物理研究学者,其实不是一回事,能力也不一样。

当然,他们的“元能力”是差不多的,比如理解力,领会别人的能力,从细节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等。所以,名校的硕士、博士,应该更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老师。

对于高中阶段的老师更是如此,名校毕业的高学历老师,历经多年教学后,应该比普通的师范生强很多。

所以,教学技能的门槛很低,但天花板很高。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老师这份职业,基础技能门槛很低,但爱心、责任心的天花板很高,在教学中积累教学技能的天花板也很高。搞清楚了好老师的天花板是什么,再回过头来看名校硕士博士入职中小学就清楚了。

这是浪费吗?未必是。这门职业本来天花板就很高,对高中更是如此。但我觉得,少数私立学校请好老师,无可厚非,属于经营策略。但对公立初中,特别是小学而言,这么搞,属于搞错了方向。中小学不在于好,而在于平均。

考上985的比例只有0.7%,而高考是和智商高度相关的,小学勤能补拙,但到了高中仍然会赶不上聪明学生。对于国家而言,工程师和普通人的比例,不是越高越好,保持一定比例就足够了。

所以,中小学不应该花钱在提高老师的素质上,而是应该提高老师的数量,实现小班化,小班化之后,才能真正减轻家长的教学负担。

其实,不让家长负担教学任务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降低了工作强度的老师,没那么急躁,就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中国社会奇怪的地方,城市中产使劲呼吁骑手的工作强度太高,但却对老师工作强度毫不在意,哪怕,他们的孩子会成为直接被影响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