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人民医院:为血透患者打通“生命线”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朱银霞、江凤)日前,萍乡市人民医院为一长期透析患者张女士实施臂丛麻醉B超引导下动静内瘘球囊扩张术,打通了患者维持血液透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萍乡市人民医院医生在近期检查中发现长期透析患者张女士的内瘘流量不佳,经过评估,考虑为内瘘狭窄,无法满足透析需求,因此急需进行内瘘介入治疗。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然而,张女士之前因内瘘狭窄问题多次接受介入手术,对手术疼痛记忆犹新,感到极度敏感和恐惧。
专家介绍,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反复透析穿刺,部分患者的内瘘血管可能会出现局部狭窄或者血栓,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这时,动静脉瘘球囊扩张术(PTA)便成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动静脉内瘘长段狭窄,球囊扩张时,局部麻醉效果较差,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疼痛感强烈。
像张女士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甚至有的患者因为畏惧疼痛,在内瘘出现狭窄时犹豫不决,不愿意接受治疗,这最终可能导致内瘘闭塞。
面对这种情况,该院肾病内科开展了臂丛麻醉B超引导下动静内瘘球囊扩张术,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不仅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还极大地降低了手术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患者体验再上新台阶。
该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的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麻醉成功率,并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它还能减少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量,降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此外,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能够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扩张血管,减少术中血管痉挛,对于内瘘介入治疗患者来说尤为适宜。
在肾病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稻的指导下,通过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张女士成功地接受了“无痛”的动静脉内瘘狭窄球囊扩张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精准的操作,通过经皮穿刺血管,置入导丝,沿导丝将球囊输送至血管狭窄病变处,然后使用压力泵打开球囊,将狭窄的病变扩张开。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但疼痛通常被有效控制。
“睡一觉后发现手术做好了,还一点都不痛,感谢肾病内科医护团队。”术后,张女士对整个手术过程的体验很满意,术后第二天,她就顺利地接受了常规血液透析,并已安全出院。
王稻表示,尽管该技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并减少了并发症,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患者在选择手术时,应充分了解这些风险,并与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在术后也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