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业故事|河北北方学院毕业生石若林:青春不以山海为远
组织教职工在线培训、准备年终考核……1月14日,在新疆喀什地区体育运动学校,石家庄姑娘石若林正忙着对这学期的工作进行最后的收尾。
1997年出生的石若林,2019年6月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同年9月赴喀什地区工作,现任喀什地区体育运动学校教师兼办公室干事。
喀什离石家庄有多远?
“4000多公里。第一次到喀什,我们坐了33个小时的火车,又换乘了两个小时的飞机才来到这儿。”石若林说。
毕业时,为什么没有选择去更繁华的城市,而是选择到几千公里之外的小城?
石若林说,这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石若林从小家庭并不富裕,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才顺利完成了学业。而且在求学路上,她遇到了很多优秀善良的老师,这对她的成长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这些老师成了我心中的那束光。如今,我也要像帮助过我的老师们一样帮助更多孩子追寻梦想,而西部地区更需要老师。”石若林说。
毕业那年,喀什到河北北方学院招聘,得到消息的石若林便赶紧报了名。
“来之前,心情特别激动,为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开心。不过,来喀什的路途真遥远,像是对自己的初考验。”回忆第一次去喀什,石若林说。
在喀什,她领略到了慕士塔格峰的雄伟壮丽、喀拉库勒湖的纯净澄澈。也在这份宁静中,更加清晰地看见自己的初心。
到喀什后,她被分配至喀什地区体育运动学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这是一所1987年成立的体育类中等职业学校,因为专业单一、学生规模小、资金有限,学校缺少老师。
学英语出身的石若林要教英语、语文和《简明新疆地方史》等多门课程。
为了把《简明新疆地方史》教好,她广泛搜集资料,认真撰写教案,设计每一节课程的内容。但是,第一次上课,还是让她措手不及。
体校的孩子们知识基础薄弱,对于枯燥的历史知识不感兴趣。第一节课硬是由历史课变成了纪律教育课。
石若林认识到,常规的教学方法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并不适用。
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石若林发现喀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离学校不远的喀什古城就如同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籍,记录着时间的痕迹。
何不从学生身边的历史讲起,再用学生喜欢的音视频吸引他们?石若林广泛搜罗和新疆有关的纪录片资料,把张骞出使西域等一个个历史故事立体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藏在历史中的家国情怀。
这样的教授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那些调皮不听课的学生渐渐地也变得专注起来。”石若林说。
不仅是教好课,在日常,石若林也像曾经关心自己的老师一样,关心着她身边的学生。
有的学生特别喜欢读书,石若林自掏腰包为其购置中华经典名著;有的学生家境不富裕,她自费为他们购买成套的练习册;有的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她结合自身的经历,为学生的成长和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建议。
2018级学生努尔艾力毕业后专门回到学校对石若林的培养表示感谢,得到学生认可的那一刻,石若林感受到了“被需要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得益于求学路上的恩师,我才能塑造出健全的人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也要把自己有限的力量投入到无限的边疆建设事业当中去。”石若林说。
不仅是教书育人,面对办公室人手不足的问题,石若林又承担起了办公室的大部分工作。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对文字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能力要求很高。为了提高工作能力,她勤于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2022年8月,石若林当选为学校行政党支部组织委员,她又自觉加强党务知识学习,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壮大党员教师队伍,建强支部战斗堡垒。
就这样,石若林出色完成了学校交付给她的各项任务,2020年至2023年她连续4个年度考核优秀。
现在的石若林已经在喀什待了5年多。提及当初的选择,石若林初心依旧。
“好儿女志在四方。‘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总需要有人舍小家为大家。当代的我们生逢其时,到了我以奉献来回报的时候了。”石若林说。(河北日报记者 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