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文风典范

钱学森常说写文章是千古事,因为“下笔千钧,是白纸上写黑字,画了押的,写了要负责”。如何负责呢?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有好的文风,钱学森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他的文风有三个方面值得传颂:注重证据、联系实际、敢于批评。

注重证据,是指科研过程和行文过程要有严谨的内在逻辑,其基础是使用的科研数据既要真实,更要准确。这些数据包括实验数据、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和理论数据等。1941年钱学森为掌握“柱壳轴压屈曲”的研究数据,仅计算手稿就达800多页,而732页之前,他认为都不精准,直到第733页算出精确数据,才算满意。在他看来,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立论有据、结论有效,也才能经得起学术共同体的互证。

联系实际,是指从选题到行文要秉持问题意识,能够以解决问题(包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导向开展科研。钱学森青年时期发表论文50多篇,不算多,但篇篇经典。如1939年提出的“卡门—钱近似公式”就直接解决了飞机高速飞行时的机翼面上压力分布计算问题;再如1946年发表的《稀薄气体力学》,直接开创了对物体绕流的空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联系实际进行科研,往往能够形成学术创新,同时也是言之有物的一种表现。

敢于批评,是指能够从批评和自我批评两个角度,辩证地看待他人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关于批评,钱学森指出,要用真实姓名发表评论,要单刀直入和直言不讳,“不能藏起来批评人”;关于自我批评,他指出对自己的东西要有批判精神,因为只有敢于“自己批评自己”才是科学家的风度。他如是说,亦如是做,始终以客观标准评价各种科研成果。

70年前,钱学森写出经典科技著作《工程控制论》,时至今日仍是工程控制领域的必读之书。细想之下,这本著作除了具有开拓新知的学术价值外,上述三种文风也贯穿其中。

(作者:吕成冬,系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