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高质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十周年回眸

湘乡市农村公路。 (市公路养护中心供图)

铺就富民兴业“幸福路”

——湘潭市高质量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十周年回眸

全媒体记者 谭涛

由于村道拓宽、产业壮大,湘潭县排头乡南下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村民陈立清最近从村干部那里领到了300元慰问金。关于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理念,这一刻在陈立清的心中有了具象的答案。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过去10年,湘潭市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02.76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超1044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00公里。湘潭于2021年率先在全省实现乡镇通三级公路比率100%,建制村通等级路100%,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率100%。

如果数字会说话,那么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这些数字,一定会带着乡音、饱含深情地向我们讲述湘潭脱贫致富、追梦田野、振兴乡村的动人故事。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感慨,探索多元融合,注重可感可知,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就是湘潭“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最大成就。

村的“远眺”

2021年,在外当“老板”的符以亮回到排头乡南下村,当上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开始许多村民都心存疑惑,担心符以亮只是“玩票”性质。

凭借一件事,符以亮就打消了村民的疑虑。

新水线是南下村外出的“咽喉”要道,与县道X025相接,但是不足4米宽的道路逐渐满足不了产业发展和村民出行的需求。符以亮深知“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于是他积极向交通运输部门申请“三路”(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奖补资金,着手打造一条高标准农村公路。

1234下一页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视角

得知新水线要提质改造,村里的种粮大户们乐开了花,因为他们以前运稻谷都是先开小货车进村,然后再转运到村外的大货车集中托运,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加了运输成本。村民们也同样十分支持,过去由于村道太窄,粮贩子经常用这个理由压低稻谷收购价。

2023年,新水线提质改造工程完工,道路不仅从“白”变“黑”,路面宽度也从4米拓宽至6米。全新的新水线,不仅让村民看到了符以亮干事的决心,也让大家看到了村子发展的新希望。

如今,在新水线沿途,南下村新打造的黄骨鱼养殖基地、双季稻万亩示范片核心区、黄豆种植基地有序分布着,村子过去的“三弱”(基础设施弱、产业基础弱、集体经济弱)标签已被如今的“三黄”产业所取代。

符以亮说:“新水线给了我们产业发展的底气,现在就连9米多长的大货车也可以开到村里来了,未来还将在沿线打造休闲垂钓、旅游、康养等产业。”2023年,南下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而3年前这个数字还是负数。

“有了村级集体收入,我们就可以为村民做更多事了。”符以亮高兴地向我们介绍,近两年来,南下村村委会为村民做了很多实事,例如每年向30户脱贫户发放300元慰问金,新建3个休闲健身广场,每年对全村道路进行两次“砍清”环境美化……

排头乡南下村的蜕变为湘潭“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作出了最好的注解,而这样的故事正在湘潭全境上演。过去10年间,湘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实现了农村公路从“村村通”到“户户通”的跨越,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不断优化。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视角

人的“链接”

农村公路路长掏出手机,打开巡路信息平台,记录道路安防隐患,上传图片资料。在短短几分钟内,韶山市一处农村安全隐患便完成了从村级到市级的信息传递,工作效能前所未有的高。

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农村公路,这是湘潭践行“四好理念”带来的另一改变。

为了让每一条农村公路都拥有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湘潭率先试点农村公路智能管养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一路一档”公路“路长制”巡路信息平台,利用卫星遥感、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省、市、县三级农村公路智能化养护管养服务。

在湘乡市,农村公路管养也发生了同样的喜人变化。时间回溯到5月1日,由于连日降雨,湘乡市棋梓镇多条农村公路出现了边坡塌方、板底悬空。险情出现的1个小时内,当地公路养护人员就赶到了现场,及时设置警示标志、清理路面土方,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迅速恢复了交通秩序。

这种高效率得益于人员下沉。为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湘乡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路长制”工作机制整体效能,将交通执法中队和公路养护部门进行整合,分别在壶天、棋梓、白田、月山、山枣、东郊等6个乡镇设立了“路长制”办公室片区。

湘乡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黄明军解释,过去湘乡市22个乡镇的农村管养工作由他们一个部门负责,由于受限于人手不足,很多时候他们也有心无力,现在责任分散至6个办公室片区,工作机制更加科学合理。

技术是手段,制度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市公路养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湘潭农村公路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了“开疆拓土”,推动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人与路的深度“链接”成为了新时代的新课题。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视角

以“路长制”推动“路长治”是湘潭给出的回答。近年来,湘潭巧妙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与“路长制”结合,构建了村社、乡镇、市县三级群众性养护体系。截至目前,湘潭农村公路列养率100%,乡村级养护管理机构设置率100%,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农村公路群众性养护体系。

依托“路长制”这一顶层设计,湘潭基本实现了“路路有人管,事事有落实”的养护格局。成绩有据可循,过去10年间,虽然湘潭农村公路里程翻了一倍,但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却从81.31%提升到了94.47%。

路的“反哺”

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精力建设农村公路到底值不值?在韶山市银田镇华南村我们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得益于农村公路建设,苏姿每天可以乘坐公交车前往10公里外的韶山学校,她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衣服被淋湿;当地的鲸北食品有限公司、“药王谷”特色药材产业基地产品可以顺利运往全国,企业订单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华南村2023年人均收入较5年前增长了1万元。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农村公路建设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一条路、一个村,而在于久久为功、连线成网的高质量建设模式,将农村生态、产业、旅游等资源禀赋串珠成链,让交通线变风景线、公路网变经济网,‘路衍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

10年来,湘潭全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提升。数据显示,湘潭市共建成526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开通班线运营线路189条,开通城乡公交线路65条,755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创建,其中韶山市已成功创建,湘潭县、湘乡市被列入创建名单。

同时,货邮融合试点助推农村路域资源潜能发掘。湘潭全市寄递服务进村率达100%,2023年乡镇及以下快递投递增长55%,服务现代农业项目业务量超1070万单,带动农业产值1.34亿元。作为全省唯一市级试点,“湘潭市城乡快递共配体系建设”项目入选第一批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任务。

此外,围绕红色旅游、农业园区等产业发展,修建了覆盖全市所有园区、景区、城区的乡村振兴致富路,将全市89个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基地和现场教学点串珠成链;将农村公路嵌入山水田林等自然景观,打造全域旅游精品线路,银田银河景区等一批乡村景点成为“网红打卡点”,跻身全省唯一的“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城乡一体、快旅慢游”的全域旅游大格局构建成型,湘潭近3年旅游人数、综合收入均位居全省红色景区首位。

修一条路,串一线风景,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据统计,2023年湘潭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556元,同比增长6.4%,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9亿元,同比增长24%。

上一页1234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视角

热门相关:宠宠欲恋   小姨子的火热身体   视死如归魏君子   顶级气运,悄悄修炼千年   重生田园贵媛:名门暖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