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冰雪文化融合发展
□ 本报综合整理
自上周开始,河北崇礼的滑雪场已陆续开板,“滑雪早鸟”已经滑上了新雪季的第一场雪。近年来,越来越多地方正将冰雪“冷资源”变成“热经济”,以去年大火的哈尔滨为例,2023年雪季,哈尔滨共接待游客87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5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意见》在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等方面目标明确,指向性强,为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在政策助力及大型赛事的推动下,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产业链将不断完善,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
结合新技术 多样化冰雪装备涌现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冰雪运动装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冰雪运动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成为推动冰雪装备器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意见》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发一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冰雪运动需求的装备器材。发布优秀冰雪装备器材产品目录。”
在此前召开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艾尔豪斯膜式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孙涛告诉记者,“今年艾尔豪斯把AI技术和冰壶结合,内置了一套AI算法,通过摄像头和冰壶上的传感器,可以识别运动者的动作,并反馈出冰壶出手时的力度、角度、速度等信息,主要面向国家队等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场景。”
结合VR技术的室内模拟滑雪机、效率更高更环保的制冰技术、融合双板单板的无板滑雪靴……国新办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的信息显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15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体系,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约300家增长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销售收入从2015年的不到5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约22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新技术、新应用为冰雪装备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冰雪装备产业集群化和园区逐渐形成。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冰雪装备产业优化升级,力争推出一批冰雪装备的优质品牌和高端品牌,形成全民参与的冰雪文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郝立顺指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出台推动包括冰雪装备在内的体育器械高质量发展有关举措,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同时持续推动冰雪装备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鼓励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用户单位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产品研发。
业态融合 改造传统冰雪产业
当前,我国冰雪运动场地快速增加,在供给侧和需求侧解决了从少到多的问题,助力冰雪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意见》从促进冰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传承发展冰雪文化、推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发展冰雪旅游四个方面作出举措,鼓励各地通过业态融合来提升改造传统的冰雪经济产业,提升冰雪运动的附加值。
数据显示,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已从2015年的2700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8900亿元,今年将达到9700亿元。
河北崇礼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之一,吸引国内外大批滑雪爱好者聚集于此。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崇礼已建成8家雪场,拥有169条雪道。大量雪场十分考验运营方的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记者了解到,当地雪场的造雪机、雪具、雪服等不少设备及产品都来自距离崇礼60公里外的产业园。产业园内入驻了国内外许多冰雪企业,形成了从设备生产租赁到售后维修的全产业链。
放眼全国,冰雪旅游对于刺激冬季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上个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8%,收入同比增长50%。今年10月下旬以来,滑雪、滑冰等冰雪运动相关旅游产品预订热度快速增长。途牛数据显示,“酒店+滑雪”套餐及滑雪次卡等产品预订热度增长显著。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宋奇慧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牵头组织制定《冰雪旅游提升计划》,进一步优化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一批优质冰雪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强冰雪旅游宣传和市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