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一只鸭子“孵”出百亿产业链
南京年均产销1亿只,整合上下游企业全要素打造全产业链,年均增速超10%
一只鸭子“孵”出百亿产业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11月20日,南京鸭产业链“科金兴农”服务日活动——南京鸭产业发展暨生态健康养殖现场观摩培训在溧水举行。活动聚焦鸭生态健康养殖、品牌推广、产业创新发展等内容,旨在进一步推动南京鸭产业链深度融合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记者获悉,今年南京鸭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总产值预计达95亿元,相较于2020年底的60亿元增长近60%,正向百亿产业集群加速冲刺。
年均产销1亿只鸭子,七成本地消费
网上有一种说法,“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出南京”,可见南京人对吃鸭子的喜爱。
“老板,斩半只鸭子。”家住建邺区莫愁新寓的赵君健晚上下班后喜欢在小区门口的鸭子店捎上半只盐水鸭或者鸭四件,“每周都要吃上两三次,隔几天不吃就浑身不得劲。”
在南京,像赵君健这样喜欢吃鸭子的老饕比比皆是,大家还喜欢互相推荐哪家的鸭子最好吃。有意思的是,推荐来推荐去,大家都认为自家门口鸭子店的鸭子最好吃。
盐水鸭、烤鸭、板鸭、鸭血粉丝汤……作为南京的美食名片之一,极具地方特色的鸭产品不仅融入市民日常,更成为南京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作为金陵菜代表的盐水鸭不仅在《红楼梦》中出现,也受到不少文人墨客的喜爱。著名诗人余光中曾感叹:乡愁最浓烈处,莫过南京盐水鸭。
赵君健说,南京人离不开盐水鸭,它已经超乎菜肴本身的实用价值,而承载着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风味,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南京鸭产业联盟不完全统计,南京每年平均产销约1亿只鸭子,每天产销约30万只,其中70%在南京本地消费,剩余30%销往长三角等地区。
南京鸭产业联盟秘书长燕东峰介绍,目前南京鸭产业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的加工企业约70家,加上遍布全市的鸭子店,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全市仅盐水鸭每年产销就超8000万只。
打造全产业链,年均增速10%以上
樱桃鸭牌盐水鸭是南京人的老字号品牌。2002年,南京盐水鸭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建文创立了南京樱桃鸭品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南京樱桃鸭业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年产销盐水鸭500多万只,年销售额达2亿元。
在樱桃鸭加工车间,整个生产流程既遵循了“炒盐腌、清卤复、晾得干、焐得透”等制作技艺,又采用了“瞬时热真空——巴氏杀菌”保鲜技术。在这里,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实现完美结合,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高。张建文告诉记者,与传统家庭作坊不同,樱桃鸭用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确保了产品安全健康。
樱桃鸭是南京鸭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南京鸭产业建设紧紧围绕优质鸭品种选育、主体培优、标准体系建设、品牌推广和文化宣传,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以桂花鸭、樱桃鸭、黄教授等知名品牌集聚的产业集群。
记者了解到,2021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从市场需求导向出发,将鸭产业作为全市8条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链之一,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全要素打造鸭产业全产业链。2022年还组织31家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南京鸭产业联盟,加强养殖模式、加工技术、市场信息、销售渠道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预计今年底,鸭产业三产融合总产值将提高到95亿元,相较于2020年底的60亿元,增长近60%。
南京鸭不仅消费市场大,而且加工产业发展基础好。南京鸭产业联盟数据显示,目前南京鸭产业加工企业包括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鸭产业年产值达亿元以上企业约10家。
冲刺百亿规模,南京鸭产业志存高远
当前,南京正高水平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做好具有南京特色的乡村“土特产”文章是关键一招,进一步做大做强南京鸭这一别具金陵风韵的农业特色产业必不可少。如何加快冲刺百亿规模产业集聚,让南京鸭飞得更远更高?当天活动中,多位专家学者现场支招。
南京工业大学食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熊晓辉教授以《南京肉鸭加工产业的思考》为主题指出,南京应进一步丰富鸭产品类型及应用场景,加强生鸭制品的冷冻、冷鲜、腌腊,突破熟鸭制品的保鲜技术,面向餐饮市场及家庭消费开发更多新品等。
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深度剖析了南京鸭产业品牌化发展路径,提出产业与文化并重,延链聚链,打造南京盐水鸭百亿产业集群。他认为,南京应分三步走构建南京盐水鸭百亿产业集群,第一步是发布南京盐水鸭区域公共品牌,确定南京盐水鸭区域公共品牌的形象和战略方向;第二步应分类授牌,做好统标工程,鼓励盐水鸭产品、基地、农旅路线等统一使用公共品牌商标,建立区域产业形象推广的基石及氛围;第三步是做好产业梳理、宣传及招商,绘制南京盐水鸭产业地图,集聚产业要素。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屹表示,鸭产业要勇于追逐创新、强化精准服务、促进深度融合,市农业农村局将会一如既往在政策、项目和技术等方面加强支持,推动南京鸭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区要按照鸭产业发展规划方向,进一步理清发展路线,推进相关支持措施落地落实,各企业主体也要继续保持干劲,主动作为,提质增效,通过提高品质、创新品牌、完善合作,凝聚工作合力,增强发展韧性,全力促进南京鸭产业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