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向下扎 花向上开(人文茶座)
台上唱腔婉转、舞姿飘逸,台下聚精会神、掌声连连。近年来,越来越多文艺院团积极开展送戏下乡,不但令乡村群众大饱眼福、大过戏瘾,也激发了文艺院团的生机活力,坚定了传承发展传统戏曲的信心。
送戏下乡的意义不仅仅是满足乡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是培养和扩大观众群体、厚植戏曲传承发展土壤的有效举措。
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等新媒体的流行,观众流失成为所有传统戏曲面临的共同问题,观众群体的老龄化所带来的市场萎缩、青黄不接是文化传承发展所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而乡村正是传统戏曲的沃土,庞大的观众群体给文艺院团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许多乡村至今仍保留着戏台,每逢年节,总要搬演戏曲,许多老乡仍保留着听戏唱戏的爱好。
东北农村流行一句话:“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西北老乡说:“秦腔就是咱老陕的魂儿”;浙江乡亲把越剧视为文化名片,以人人会唱为荣……这种热爱是传统戏曲社会基础深厚的明证,也是文艺院团克服困难坚持送戏下乡的原动力。送戏下乡有效激活了农民的观戏热情,使听戏唱戏的爱好和习惯得以保持。
“百闻不如一见”,许多年轻人正是在面对面观赏时发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宁夏京剧院“文化大篷车”走乡串户,吸引了一批小戏迷学京剧,有的孩子如今已加入京剧院,成为送戏下乡的中坚力量。现在不少文艺团体年均送戏下乡演出数百场,观众达数十万,送戏下乡呈现出“演得激情、看得热烈”的喜人景象。
明代大学士丘濬曾指出,戏曲“人人观看,皆能通晓,尤易感动人心,使人手舞足蹈亦不自觉……虽是一场假托之言,实关万世纲常之理”。传统戏曲润物无声地传递着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美德,对群众的道德风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传统乡村社会里,正是通过看戏,许多人学会了明辨是非善恶、感悟着家国情怀、寄托着美好希望。用古人的话说,戏曲可以“正人心”“淳风俗”,对于世道人心功莫大焉。
今天我们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传统戏曲依然可以发挥以文化人、淳风化俗的重要作用。
河南许昌鄢陵县豫剧团坚持送戏下乡60多年,既演老戏也演新戏,针对农村高价彩礼等陋俗编创的《彩礼情缘》,讲述了一对青年摒弃落后习俗、走上创业致富之路的故事,备受乡亲们喜爱。
根向下扎、花向上开。送戏下乡打开了传统戏曲传承发展的空间。扎根于农耕文明的土壤、吸吮着乡土文化的营养,传统戏曲一定会在观众的热爱中生生不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