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老”到“享老” 银发族越来越追求精细化康养体验

衣食住行、看病就医、精神慰藉,银发族越来越追求精细化康养体验——

从“养老”到“享老”

【幸福处方】

民政部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17亿人,占总人口的15.4%,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如今,从衣食住行到看病就医,再到精神慰藉,银发族越来越追求精细化的康养体验。从“养老”到“享老”,我们该如何为他们的幸福“加码”?

好好吃饭是基础

饮食行为是决定老年人营养状况及健康的重要因素。要吃得方便,更要吃得好,这是不少老年人的现实诉求。

江苏省高邮市高邮镇搭建的老年人“中央厨房”,以统一制餐、集中配送等方式,让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安心吃上一日三餐。在“中央厨房”的助老餐厅内,一道道软糯易食的菜品整齐摆放,餐盘边“少盐、少油、少糖”的标识格外醒目。据餐厅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为糖尿病、“三高”等老年群体提供的“定制套餐”。

“这种餐食定制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不少老年人由于牙口不好、消化系统退化、饮食习惯等原因,喜欢吃稀饭、面条、馒头等易消化的碳水,忽视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王媛说,很多老年人易得的综合征与此相关,比如肌少症和蛋白质摄入不足相关,便秘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相关,脱发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相关。“平常饮食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如果有条件,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营养检测,精准补充。”

但是,营养物质并非吃得越多越好。“一些老年人知道身体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就盲目食用补充剂和营养品。”在王媛看来,这样做其实得不偿失。

王媛举了个例子:门诊中她遇到一位老年患者,知道自己缺乏叶酸后,为尽快补上竟选择日服5毫克的片剂。“这大大超过了正常剂量!一般来说,老年人每日叶酸摄入量不宜超过1毫克。”

“老年人应养成‘过犹不及’的思维,不要过量摄入某种营养物质。比如,为缓解骨质疏松而长期过量补钙,结果造成钙堆积,形成了结石。”王媛无奈道,“很多营养元素,通过好好吃饭就可以补足。”

“建议老年人一日三餐规律饮食,每餐不要过饱。”针对网上“老年人应多加餐”的说法,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养生康复教研室副主任张聪表示,脾胃功能虚弱、食欲不佳的老年人,可以考虑少食多餐,避免一日三餐的营养及热量摄入不足等问题。从中医角度讲,老年人的膳食应该温热熟软,这有助于消化,保护脾胃阳气。

“但并不是每个老年人都必须加餐,盲目加餐容易造成热量超标、肥胖等问题。”张聪提醒。

有“医”靠更省心

在浙江省台州市,为更好地照护“银发一族”,桐屿街道加快建设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的“老省心”综合体。该综合体充分考虑老年人精细化需求,融入老年食堂、护理小站、智慧养老、家庭支持、文化娱乐、健康咨询、社工支持等功能区块,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这只是各地建设养老服务圈、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的一个缩影。在我国,居家养老仍是养老的主要方式。采访中,不少专家建议,在“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探索社区养老和优质医疗服务的无缝对接。

上海一康复医院主治医师李升华介绍了他们医院的探索:“作为养老社区的配套医院,我们的制度、科室、设备都是围绕老年人需求打造的。如老年医学、康复医学、体检健康管理三大中心,急诊急救、慢病管理两大体系,为社区居民筑起了‘急救—慢病管理—康复’三重防线。”

康复医院和养老社区紧密配合,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就医通道。“在慢病管理阶段,全科医生定期上门看诊,重点关注病情不稳定、有加重趋势的患者,提高看诊频率。社区给每个房间配备了紧急呼叫铃,以便老年人突发疾病时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病情缓解后,老年人可以返回社区康复,家庭医生继续提供专业的慢病健康管理。在康复阶段,医生、社工、护工三方合作,提供病情评估、用药提醒、洗浴照护等医养服务,打消患者对居家康复的顾虑。”李升华说。

无论是浙江的“老省心”综合体,还是上海的养老社区配套医院,都是对当前养老方式的有益探索。在张聪看来,要打造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体、养老机构为辅助平台、医疗或康复机构为依托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离不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助力。

如今的医养结合,更呼唤主动预防、监测和治疗。“如今,电子穿戴设备等辅助器具更加智能化、个性化,老年患者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精准适配。”但张聪在调研中发现,一些老年人并不知道自己适用哪些辅助器具,很多人即使配备上也不太会用,发挥不出其应有功效。

“建议加强对辅助器具基本知识的科普,医生作为老年人比较信任的群体之一,应多为患者提供这方面的指导。”张聪认为,技术升级带来的服务升温,最终必须落在老年人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上。

快乐也是必需品

一有空,70多岁的张云根就去镇上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活动筋骨,“文体项目、手工课堂、志愿服务……这么多活动可以参加,咱老了不就图个开心嘛!”

金婚老人婚纱照拍摄、“老龄人谈老龄事”讲座、“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和沟通技巧”线下交流会……浙江省平湖市林埭镇变着法儿地让镇上老年人舒展眉头。“每天大概有几十个老人过来,大家围坐在一起看电影聊天,热闹得很。”在社工小张眼里,这里就像家中的客厅。

“精神慰藉是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刘均娥说,走入老年人内心、为他们排忧解难,是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板块。

在北京奥运村街道开展的一个服务项目中,刘均娥做了这样的尝试:组织社会参与意愿较高的低龄活力老人建立志愿团队,引导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以“邻里互助养老”等主动服务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面向老年人群开展精神慰藉志愿服务。

“效果很好,在系列精神慰藉活动中,老年朋友们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困惑,负面情绪得到了疏导和释放。”刘均娥说。

“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考量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标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面临着身体机能下降、社会角色转变等多重挑战,这些变化可能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而一些老年人罹患心理疾病却不自知。

“老年人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有限,有人认为自己只是有情绪问题,上升不到心理疾病的层面。”王媛直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隐匿性,特别需要医生从其不适症状中‘抽丝剥茧’来诊断。”

王媛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位糖尿病患者经常摔倒,磕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其实老人的行动能力没问题,问诊时得知,由于老伴去世,她总是吃不下饭。食欲下降是心理疾病的典型特征,通过心理测评发现她得了抑郁症,吃不下饭还在饭后打原剂量的胰岛素,导致低血糖,进而头晕摔倒。后来我们调节胰岛素用量,并添加了抗抑郁药物,老人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老年病学中,心理健康评估是临床诊疗的重要方面。”李升华表示,心理问题会放大身体不适,反之,共病也会增加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风险。“针对老年人多病共存、相互影响这一特征,应多病统筹治疗,避免出现‘摁下葫芦起来瓢’的情况。”

采访中,不少专家认为,对老年人的综合评估不应只关注专科疾病,而应关注综合征及其背后的风险。对此,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精神卫生专家袁宁建议,进一步健全社会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培养,通过社区、家庭、医院合作,对有需要的老人进行上门探访、心理抚慰,为老年人提供更及时、有效的精神卫生服务。

(本报记者 李 琦)【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