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矛盾“善解”促基层“善治” 威海市持续优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苗润鹏 通讯员 连慧超

近年来,威海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力量集成、模式创新、源头治理,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实质化解,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经验入选“全国优秀创新经验”,化解涉海涉渔纠纷的“海上枫桥”经验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连续4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创新工作推进体系,实现资源力量高效集成。强化一体化机制、载体建设,整合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合力。一是协调机制一体运行。整合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席会议机制与市社会稳定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研判预警、督办提醒等工作,有效提升议事协调机制运行效能。二是调处资源一站入驻。全市所有区市、镇街依托综治中心,全部建成实体化运行的“一站式”矛调中心,统筹调用矛盾调处化解资源,已入驻职能部门98个、行业专业调解组织141个、社会组织186个,设立品牌调解室172个。三是商事纠纷一链快处。率先建立“诉裁调”三位一体商事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建立信访大厅律师坐班、主管部门及行业专业调解组织联调等制度,设计“一站式”矛调中心接待受理、分流办理、调处化解、分类结转、效果评价、建卷归档“六步流程”,实现“诉、警、访、裁”有机衔接。

拓展多元化解模式,提升矛盾纠纷处置效能。探索“信用+调解”、“网络+调解”新模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一是创新“信用调解”模式。推行信用承诺、三调联动、信用警示、失信惩戒“信用+调解”四步工作法,打造“文声而动”“万家荣和”“经心调”等信用调解工作品牌,有力提升纠纷调解成功率、调解协议履行率和群众满意度。二是引入“线上调解”模式。建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各层级调解力量受理群众纠纷事项时,可通过平台 “协同调处”模块,“吹哨”各层级多元化解力量快速处置,后续通过衔接司法确认、事件回访、群众评价,形成工作闭环。目前,已为各级调解力量开通账号7407个。三是推广“亮码解纷”模式。发挥基层综治员、网格员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加大“山东解纷码”宣传推广力度,推动“一站式”矛调线上平台和“山东解纷码”二维码进社区、进企业、进网格,群众扫码即可申请调解矛盾纠纷、跟踪办理进度。

深化基层基础建设,增强抓早抓小治理能力。从场所、组织、人员入手,突出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建设,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一是场所建设规范化。出台“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引及分级管理办法,根据县镇两级中心资源禀赋实行A、B、C、D四级动态管理,以差异化发展、竞位性激励推动梯次进阶、整体提升。目前,县级矛调中心全部达到“3区8室”标准,镇街矛调中心全部达到“1区5室”标准,每个村(社区)至少设置1处调解室,实现矛盾调解阵地提档升级。二是组织建设专业化。出台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办法,全市共成立175个行业专业调解组织,实现矛盾纠纷易发领域全覆盖。针对涉外企业集中、矛盾纠纷频发的情况,在经开区智慧谷园区建设“一站式”矛调中心,设立自贸区法庭、国际仲裁院,及时为企业挽回或保全经济损失。三是人员配备常态化。推行“一中心一团队”模式,按照县级矛调中心不少于5名、镇街矛调中心不少于2名的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从法律顾问中聘任等方式,为各级“一站式”矛调中心配备管理人员184名、专职调解员898名。建立以部门业务骨干、行业领域专家、调解能手为主体的千人调解专家库,为化解重大矛盾纠纷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