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五年——“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京实践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迪
通讯员宁人宣
“全部为满意!”12月26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以及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编制情况,并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这是2020年初南京首次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第五次高质量完成年度民生实事。五年中,520余名市人大代表在各方渠道征集来的2.56万余条建议中,先后票决产生50类、216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每年分8个代表监督组,全程跟进项目落实情况,推动民生实事件件落地生根,惠及百姓福祉。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形成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的工作机制,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转变,堪称‘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南京的一次生动实践。”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广听民意——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我感觉南京的工作,确实是走在前、做示范,特别是在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活动中,针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专门推出了专业版的征集平台,让我们的履职更加便捷高效。”市人大代表刘伟已连续多年深度参与民生实事项目的甄选、票决与监督,见证了这一机制的不断完善与优化。
每年的第四季度,都是市发改委(市民生办)牵头市相关民生部门开展下一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群众建议征集活动的关键时期。
2025年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依托“听语+”媒体平台,通过微网页、邮箱、热线电话等多重渠道,广泛征求市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据统计,截至目前共征集到各类建议1627条,其中人大代表的“声音”尤为响亮——86位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318条,占总建议量的19.5%。这些建议涵盖公共交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多个领域,每一条都凝聚着人大代表对民生改善的深切关怀和期待。
时间拉回到五年前。
2019年10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向全市500余名市人大代表发出一封“公开信”,邀请他们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市人大代表联系点接待活动等平台,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同时,民政、交通、卫生等十余个民生部门也主动深入街道社区,走街串巷、问需于民,力求将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之中。
同年9月20日,市政府向全社会发出了《南京市2020年为民办实事建议征集公告》,向840万南京市民发出了民生需求的“征集令”。市民们纷纷通过“我的南京”App、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微信公众号、“12345”热线和书信等方式,积极提出自己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期望和建议。
“通过市人大代表听取民意、政府民生部门问需于民、社会海量征集等三大渠道、十余种方式,第一年我们先后征集到民生建议意见6400余条。”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负责人说。
征集工作结束后,相关部门会对收集到的建议进行认真梳理与遴选。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会按照既定程序,依次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专题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研究审定。
征集、审议、推敲……这一系列的严格把关,既是票决工作规范性的程序要求,也体现了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齐心协力、集思广益、民主审议、科学决策的审慎态度和务实精神,更是确保每一个民生实事项目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真正惠及广大市民。
代表票决——民生实事决策更接地气
征集来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怎么办?代表票决说了算。
2020年1月初,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500余名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了市政府2020年重点实施的10件民生实事。
这是南京市首次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由过去的“政府提”转为“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实现了“群众想什么”“政府干什么”的精准对接。这10件民生实事包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医养深度融合、方便群众交通出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推进垃圾分类治理、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改造治理棚户危房、提升健康服务水平、治理城市水环境、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等项目,最大限度地覆盖了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需求。
“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体现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票决结果的出炉,代表的是全市人民的心声。”市人大代表黄堃对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点赞”,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全新尝试,引导代表更加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所需所愿所盼,为南京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票决,一头系着民生,一头承载着民主的力量。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各级人大正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推深做实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推动了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见效。
在建邺区莫愁湖街道,一条条深街小巷因为路灯的点亮而焕发了新生。这得益于建邺区人大通过票决制推动的民生实事项目。“现在每天晚饭后,大伙都会出去溜达一圈,楼栋里的孩子们晚自习回来也不用担心了。”居民们纷纷点赞。
玄武区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制,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多个老旧小区完成了外墙粉刷、管线入地、绿化提升等改造工程,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小区设施新了、环境美了,住起来舒心多了!”家住玄武区玄武门街道廖家巷小区的居民王永珍说。
江宁区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作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新建了多所学校和幼儿园,同时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的投入。江宁高级中学福宁路校区、江宁开发区学校翠屏山校区、天宁路幼儿园、兴业路幼儿园等7所学校于2023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
百姓的关注就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年来,人大代表们用选票选出来的民生实事项目,如同一股股暖流,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更加美好。
全程监督——桩桩件件都要办到群众心坎上
民生实事项目票决产生后,如何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高质量完成?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全程监督。
每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都会召开全市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部署会,印发《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监督工作方案》,组织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分组监督、日常监督、视察监督、主题监督。人大代表们深入项目一线,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推动项目高标准落实、高质量完成。
以2024年为例,市人大监察司法委、秦淮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代表监察司法专业组和秦淮区代表小组联合组成第一代表监督组,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票决产生的“整治提升人居环境”等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了全程监督。
今年6月,监督组先后赴鼓楼区中央路新模范马路交叉口、建邺区茶亭东街242号家属院和兴隆街道正达社区泰达新寓,实地查看了便民停车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和升级版“睦宁里”便民服务站点的建设情况。市人大代表顾磊说:“11月底,我们对秦淮区后标营38号院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和玄武区营苑新寓的‘睦宁里’站点开展集中视察,发现部分小区在改造过程中存在施工扰民、改造标准不高等问题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之后监督组加强跟踪监督,于12月份组织二次视察逐一审核验收,确保全部按时完成。
市总工会牵头实施的向本年度新入工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宁工享”防范意外伤害、重大疾病风险等医疗互助保障项目。市人大代表尹清山说,在监督过程中,他们发现市职工互助会开通了专项审核支付通道,删除重大疾病项目5个月的减责期,得到劳动者广泛好评。
市人大代表黄南对梦想小屋的建设印象比较深刻。团市委以“善治”思维整合社会资源,发挥青年的主体作用,联合市建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共同开展首届南京市青年设计装修技能大赛暨“梦想小屋”关爱行动专项赛,既为设计装修领域青年施展才华提供“新平台”,也为困境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环境实现了“新提升”。通过创新的民生项目推进实施方式,有效激发了各方责任担当,放大了公益爱心效应,实现了合作共赢。
除了人大监督外,市政府督查室也建立了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督查通报制度。每个季度编制一期通报,对民生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督促各责任单位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依法依规推动项目建设。
市政府督查室还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定期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回头看”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五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民生进步的标尺;10类,是民生实事的数量,也是幸福指数的累积。
下个月,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将票决产生2025年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市人大常委会将按照年初安排部署、年内落实完成、年底交卷验收的任务目标,全力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确保这些民生实事能够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