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录|创新年货激发消费新动能
距离蛇年春节还有20多天,商家、平台纷纷推陈出新。辣条味的饺子、益生菌发酵的酱菜、网红零食牛脆脆、绿到发光的荆芥面……各类新概念、新口味商品,透露出年货市场的勃勃新意,受到年轻消费群体青睐。(据《北京日报》1月4日报道)
从镂刻记忆的米面油、糖酒茶,到张扬创意的黄金水饺、网红零食,再到“国补”加码的电子年货,“小寒忙买办”的习俗不变,年货篮子里的商品种类与样式却在不断翻新。透过年货市场这扇观察经济的窗口,我们不难感受到喜庆热闹的年味儿,也感知到春节消费的火热。
各种年货新意满满,既来自于新概念商品的助力,也得益于新利好政策的加持。黄金水饺,既契合饺子包硬币的习俗,又有收藏品和文化符号的意味,上线十余天就售出2000多件;运动相机、智能咖啡机等多种产品因纳入以旧换新政策范围,成为走俏的电子年货……这些消费者用真金白银做出的市场选择,显示出火热的年货经济还有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如何瞄准消费群体的新需求,创新推出各类新概念、新口味?如何催生消费新场景,彰显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何抓住利好政策机遇,给年终消费再添一把火?都需要我们思考、探索。
每一年春节的来临,总是催动着旺盛的消费意愿。春节申遗成功为即将到来的蛇年春节增添了别样的意味,也为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带来更强劲的消费动能。首个“非遗版”春节是中华民族的,更是全世界的,其影响更深远、市场更广阔。如何紧紧抓住这个难得机遇,打造消费者认可的河北品牌、河北年货,让更多的人买在河北、游在河北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既需要我们不断深挖本地文化内涵,打造与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相融合的消费场景,也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靠过硬品质赢得消费者、留住消费者。
辞旧迎新之际,年货经济是我们借以远眺新一年经济的风向标。让我们用源源不断的新意激发年货经济新动能,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也为新一年消费增长打下良好基础。(王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