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两会丨陵水政协委员金逍宵建议:深度优化陵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南海网1月9日消息(记者 林师堂)近年来,陵水黎族自治县教育事业虽取得显著成就,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间存在明显的两极化发展态势 。今年陵水“两会”期间,陵水政协委员金逍宵建议,深度优化陵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金逍宵表示,目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整合和优化利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间存在明显的两极化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资源分配、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这一问题不仅影响教育质量,也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成为陵水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对此,金逍宵建议,通过战略层面的整体规划、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制度层面的创新机制、执行层面的具体举措等, 深度优化陵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助力陵水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与繁荣。

战略层面的整体规划。实施“师范引领”战略,加速基础教育发展。引进全国知名师范类院校,深化合作,提升本地教育师资水平。推行“职业驱动”战略,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引进职业类院校,填补技能培养空白。同时,加强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通过职业启蒙教育、职业体验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奠定职业发展基础。

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实施“课程贯通”策略,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通畅衔接。制定政策框架,引入大学预科内容,鼓励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同时,建立招生政策衔接机制,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拓宽本县学生升学渠道。设立“基金助力”专项,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资助协同研究项目,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校本课程、推进教学改革。支持学生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展综合素质。

制度层面的创新机制。推行“联合培养”体系,构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连贯培养模式。设立教育发展规划机构,统筹资源,专家引领,实施“中学--高校联合培养项目”,选拔特长学生定向培养。鼓励高中制定大学课程先修制度,利用高校资源丰富校本课程,探索基础教育改革新模式。成立“教师协同发展中心”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通过发展中心主体,实施“教师多元培训计划”,组织跨学段培训,促进教师交流学习,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执行层面的具体举措。实施“思政融合”一体化发展项目。加强思政教育,共享试验区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试验区开设的如《中国国情文化系列讲座》等课程,推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开展“科学启航”项目。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在中小学设置科学副校长职务,主抓STEM学科建设及教育,组织科普活动,利用高校资源助力中小学科学教育。推进“艺体并进”培养特长项目。利用试验区艺体资源,培养艺术体育方面专业技能。启动“家校共育”家长课程。利用高校专家库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促进家校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