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强化要素保障助力能源发展

通讯员 高熙远 翟玉林 韩长清

1月9日上午,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贾同国在全市能源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介绍了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力能源发展的典型经验。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千亿级“泰山锂谷”、千万千瓦级“风光高地”的目标,立足部门职责,主动研究,全方位跟进,全力助推能源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规划先行,创优能源产业发展条件和环境。在“三区三线”划定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统筹协调各类能源项目用地需求,妥善处理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矛盾冲突,将120余项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纳入规划,全部预留位置。强化与新能源产业规划衔接,引导项目合理选址布局。组织实施了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将能源矿产纳入勘查开发重点,划定19个勘查区块、24个开采区块,推动增储上产。制定地热勘察计划,圈定地热靶区,为地热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提供保障。设置了马套地区地热探矿权,积极推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盯住关键,全力推进优势资源岩盐产能释放。为解决我市地下岩盐资源与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重叠,推进岩盐资源开发利用,经向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部多次汇报争取,自然资源部在制定新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中征求并采纳了泰安建议,该办法出台后将为泰安岩盐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政策依据,预计可释放岩盐资源10.15亿吨。同时,为解决盐穴储能储气、开采回采率低的问题,抓住省厅修订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的有利契机,经反复对接,新公告中增加了“用于开展盐穴储能储气的岩盐矿山,‘三率’指标经组织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后核定其‘三率’指标”,这为我市后续利用盐穴储能储气打通了政策通道。

全力对接,确保各类合规能源项目高效落地。针对能源项目用地情况复杂、审批层级高、报批周期长的特点,工作中始终坚持“问题卡在哪里就协调哪里、怎么协调有力就怎么协调”原则,全力确保能源项目用地需求。在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报批中,安排专人到自然资源部盯靠,积极协调省厅及自然资源部,用最短时间解决了生态红线无法避让、占补平衡指标、功能分区布局问题,仅用三个半月完成741亩先行用地及后续3901亩用地的报批,成为全国同期抽水蓄能电站中最先开工的项目。在全省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告急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协调争取,拆借省级统筹指标、市域内调剂、承诺使用等多种方式解决占补平衡指标问题,有效解决肥城赫立欧、宁夏汉尧锂电池回收、陇东特高压等项目耕地指标,确保项目顺利开工。近三年我市共报批能源类项目用地6849亩,有效保障了蔚蓝科技产业园、中电建、中能建压缩空气储能、莱热入泰等34个项目顺利落地。

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下步工作中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好市能源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全市能源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自然资源和规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