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多举措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人民网西宁1月10日电 (况玉)1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青海省应急管理厅专场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应急管理厅自然灾害救援处处长王峻鑫就青海省如何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作介绍。

近50年青藏高原变暖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气候暖湿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加之青海省沟壑广布,谷坡陡峻,省内东部地区为湿陷性黄土,导致暴雨洪涝、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呈现出范围广、数量多、突发群发、灾害叠加等特点。

为应对这种气候变化和灾情特点,青海省下一步计划充分发挥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灾害应急处置,以及服务国家和青海省重大规划、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青海省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坚持“人防+技防”,将应急管理知识纳入各级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内容,多种形式组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推动自然灾害防治预警体系建设,实现数据汇聚共享,提高综合风险感知、短临预警和应急“叫应”能力。同时,加强极端气象灾害事件成因研究和暴雨洪涝、地质灾害及其它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服务,指导高原关键生态脆弱区和高风险地区,完善洪涝和地质灾害防范措施。此外,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积极发挥相关领域专家作用,争取在省减灾中心挂牌成立省防灾减灾救灾研究中心,加强“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孕灾环境数据库和青海省灾害风险模型,推动形成适应青海省特点的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