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田金洲院士:65岁以上老人应每年进行认知筛查 助力早诊早治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当日,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传播分会和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共同举办的“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主题访谈科普活动在北京举行。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与田金洲、孔灵芝、解恒革、王华丽、孙永安、李金河、赵大鹏七位专家就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和照护进行了讨论,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促进疾病的预防和早诊、早治,并为患者、家庭及照护者提供支持和帮助。活动得到绿谷医药科技、远洋椿萱茂的大力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科学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田金洲院士强调了即刻筛查的重要性,并倡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应接受一次认知筛查,来确保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和专家访谈时强调了预防和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并表示,在临床治疗同时,爱是一剂良药,良好的陪伴和照护,有助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病程。白岩松特别呼吁各界关注患者及其照护者,并为照护者提供相应支持。白岩松表示:“关注今天的、我们身边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就是关注明天的我们和我们的家庭。关注也是一种力量,我们应该放大这种声音。”

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等专业机构将2024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中国主题确定为“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该主题意在号召全社会人士和各行各业即刻行动起来,汇集到痴呆防治促进行动中,以积极态度面对挑战,以积极行动应对挑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技术负责人王华丽教授解读主题时表示:“面对庞大的疾病人群,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诊断,还有很多患者诊断后没有得到全面的照护。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立足当下,即刻行动。我们希望用正面的语言来表达对疾病的关爱,让更多人对疾病产生正面的印象。如果用科学的方法,无论是诊断、治疗,还是照护,都能帮助患者的生活焕发新的光彩,生活更有希望。”

为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关注疾病并即刻行动,9月20日下午,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主办的“2024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传播分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四家机构还共同发布了《“即刻行动:点亮记忆之光”倡议》,号召专业力量、服务力量、媒体力量、科技力量、社会力量、支援力量、家庭力量共同行动起来,结合自身领域的特点和能力,用科学的知识、尊重的话语、爱心和微笑、有力的双手来点亮记忆之光。

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干预效果最佳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孙永安引用《柳叶刀》最新报告数据,包括受教育程度较低、听力受损、高血压、吸烟、肥胖、抑郁、缺乏身体活动、糖尿病、过度饮酒、创伤性脑损伤、空气污染、社会孤立、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经治疗的视力受损等14个危险因素会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疾病的发生。

他尤其强调了重视听力下降的重要性:“我们的神经系统需要外界刺激来保持活力。当听力下降以后,神经系统就会失去很多信息的刺激,导致神经组织发生退变。”他还提醒,保持与外界的交流十分重要,不要把自己封锁起来,要有一个很开放的心态跟外界沟通接触。

田金洲院士提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要走出“不能早发现、不会致命、没办法治”等认知误区,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家属成员可在生活中进行观察,若老年人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活行为变化,如经常忘事、行为迟钝、睡眠节律变化、饮食量减少、社会兴趣减少等,应提高警惕并尽早筛查。他还呼吁,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年人,每年应至少接受一次认知筛查。

哈佛医学院莱夫勒学者、绿谷医药科技首席执行官李金河博士同样强调了早期筛查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重要性:“阿尔茨海默病是多病因互相影响,逐渐累积加重所形成的系统性紊乱的慢性复杂疾病。尽早干预才能稳定控制疾病,甚至赢得逆转疾病的机会。目前我国已有国产创新药物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早期表现出减轻症状甚至有逆转病程的苗头。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李金河博士认为,国际上已有研究考虑多种药物同时治疗的相关研究,这背后的逻辑是系统性治疗。他表示:“从全球最新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管线的发展趋势来看,通过靶向脑肠轴抑制神经炎症、系统干预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越来越多科学家的研究方向。而且,该研发方向最终聚焦在神经炎症。神经炎症是系统性问题,需要以整体观的视角找到共性发病机制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照护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部分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第二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解恒革表示,照护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最重要、病程中占比最高的部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照护目标。在记忆减退的迷茫期,要有意识地锻炼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并保持他的爱好,巩固他的生活能力;在快速衰退的焦躁期,情感的支持至关重要,保持他的生活能力不下滑是关键;在失能的无助期,要维持他基本的生活功能,如自己洗脸、刷牙、吃饭、上厕所等;在衰竭的无奈期,则以安宁疗护,舒适为主,陪伴更为重要。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灵芝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要全程照护,这个过程非常复杂,一定是全社会的行动。孔灵芝表示:“每一份努力都值得尊重,同时他也意味着是一个希望所在。大家都应该和这些还在努力前行的人一起行动。”

远洋养老失智照护总监、椿萱茂失智照护旗舰店院长赵大鹏长期从事失智照护和相关培训工作,他表示,从情感上难以接受至亲生活方式甚至人格尊严的变化,对于失智老人出现的黑白颠倒、暴言暴行、抗拒照护等异常情绪和行为不知如何应对,是当前家庭照护面临的主要困境。赵大鹏表示:“家属照护者承受着来自最亲的人带给他的内心、身体以及道德上的多重打击。我倡议关爱失智照护的整个家庭,包括照护者。我也更希望居家照护、社区照护及机构照护能够打通,做到很好的衔接,为失智长辈和家庭共同出一份力。”

赵大鹏还以“认可疗法”为例推荐了人性化的失智照护技巧和方法。“认可疗法”被国际上普遍采用且已被确认有效,是一种能够与失智老人进行有效沟通并帮助他们表达内心情感和需求的特殊方式,强调运用同理心与失智老人建立信任和连接,合理使用最简单的语言技巧和非语言技巧,走进失智老人的世界,认同他们对当下的人和事所作出的反应,缓解由此产生的异常情绪和行为,帮助他们解决人生最后阶段的未竟之事。

据悉,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老年痴呆正在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患者家庭的正常生活,与会专家共同呼吁社会各界即刻采取行动,促进该疾病的预防、早诊早治,并为照护者提供多方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