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辞职回家种地,既拜老爹为师,又收老爹为徒

两代农人的“财富”在一颗稻谷上结合起来了

杭州日报讯 “伙计们,开干咯!”

11月6日上午,钱塘区建华村,53岁的王柏军一挥手,冲身旁的村民招呼了一声。在王柏军身后,上百亩的晚稻田一片金黄。紧随着他的那声招呼,收割机发动了起来,开始在田里穿梭。一时间,稻浪翻飞,稻香弥漫。

对王柏军来说,这一幕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是他人生中第二十个晚稻收割季,从最初承包200亩土地,到如今5000亩的规模种植,每年11月的丰收季,都是他最忙的时候;陌生,是因为今年他的身边多了一个“强力搭档”,这种感觉和以前大不相同。

王柏军的搭档就是他的儿子王水权。今年6月,在当了5年IT男之后,28岁的王水权辞职回家,和父亲并肩作战搞农业。写代码的手能下地种出好粮吗?没想到,父子间擦出的火花,让人眼前一亮。

20年的老农人和5年的程序员搭班,敢想吗?

王柏军是2005年正式开始种粮的,在那之前,他主要是销售农药、化肥之类的农用物资。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那时候也是和农业打交道,但跟自己下地种粮完全不是一回事。

老王做事爱钻研,为了种好粮,他不仅向身边人请教地里那些门道,还专门去外地学习种粮技术,从施肥到除病害,每个细节都反复琢磨。肯学又肯干,老王很快就把最初承包的那200亩地经营得有声有色。之后,他牵头成立了合作社,添置了新农机,并开始尝试种植新品种水稻。2010年,老王成了区级优秀种粮大户;2021年,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这几年,老王不仅自己种粮、收粮,还带动合作社衍生出了多项服务,代收割、代加工,一应俱全。合作社的成功,更带动了周边七八户农家加入。人多力量大,丰收季自然更显热闹。

以前,王柏军在田里忙活,还是孩子的王水权经常会待在田埂上看着。小王记得,在他小时候,每到丰收季,家家户户都会将割下的稻子铺在路边晾晒。“那会儿,大家都盼着别下雨。”小王说,“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烘干间,先进多了,不用再老是看天吃饭。”

小王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成了一名程序员。由于平时工作忙,他陪老爸下地的时间也少了,只能偶尔趁着周末帮老爸整理一下资料,做做秘书的工作。前些年,看着老爸越来越忙,小王就想着,不如辞职回家,也好帮一把忙。虽然老王也想儿子能回家多陪陪自己,但他始终觉得干农业“太苦了”,况且儿子还年轻,应该在外面再闯一闯。因此,老王当时并没有表态。而小王在公司颇受老板器重,一直被委以重任,一来二去,他也没有选择当即离开公司。直到今年,小王下定了决心,要成为一名新农人。“主要是我爸实在太累了,要管的东西太多,真的忙不过来。”小王说。

回家前的几年里,小王大多数时间是带团队为公司接项目的,主要是给实体企业设计和优化程序,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项目运维方面,他都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在小王看来,这些经验就是他跟老爸搭班的“股本”,属于优势互补。“我爸的财富是他的农业知识,我的财富是信息技术。”他说,“两者结合起来,效果应该不错。”

关于这种结合,老王也是有需求的,因为他发现,这几年越来越需要儿子搭把手了。“举个例子,很多申报材料都已经实行电子化了。”他说,“种田我没问题,但跟电脑打交道我不行啊,还得他们年轻人来。”

今年6月,王水权正式辞职回家,和老爸“双剑合璧”。父子俩各有所长,搭班之后开始互相学习。“我现在和儿子互为师徒。”老王说,“我教他怎么辨别水稻长势,他教我怎么录数据。”

以父亲为“核心用户”研发小程序,好使吗?

回家的这几个月,小王很快适应了新角色。除了继续给老爸当工作秘书,他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设计了两款功能实用的微信小程序,帮助合作社提质增效。以前,小王是给其他企业设计产品,现在,自家的合作社成了“甲方”,老爸成了自己的“核心用户”。对象不同了,但工作思路是一样的,依然是发现需求、研发产品、在实践中检验优化。

小王设计的其中一套小程序是用于管理设备的,因为他回家帮忙后,老王交给他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设备管理。合作社管理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设备数量自然也越来越多,收割机、拖拉机、无人机,目前各种设备已有上百套。之前,设备的维修保养全靠人工统计,费时费力不说,还没有系统性,类似忘记保养、忘记维修这样的疏漏难以避免。

既然合作社有设备管理的需求,小王立即开始了程序研发。耗时一个多月,小程序研发完成。获得授权的合作社工作人员只要打开小程序,每台设备的名称、品牌、保养维修记录以及当前运转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系统还会提示下一次的保养时间。“哪台设备耐用、哪台设备容易出故障,这些情况我们现在都能很清楚地掌握,之后再采购设备的时候就可以引起注意。”小王说。

小王设计的另一套小程序是用于农田巡检的,这套小程序的设计时间更早,小王刚回家帮忙那阵子便开始派用场了。

合作社管理的5000余亩土地并不是连成片的一整块,而是分散在各个村。以前,老王每天都要开着农用车去转一圈,观察稻子的长势,检查有无病虫害,往往一天时间也不够巡检一圈。不巧的是,今年5月,老王不慎伤了腿,没法下地巡检了,这活只能交由其他人代劳。可地里的情况没亲眼看到,老王始终不放心。小王看在眼里,很快有了主意,一套田地巡检系统由此诞生。

对于小王来说,这套系统的原理不复杂,操作也很简洁。他在各块农田旁都贴上了二维码,巡检人员扫码后就能通过后台上传图片,反映巡检情况,还可以附上备注。老王坐在家里,对着电脑就能看到田里的具体情况,这种待遇,他以前可没享受过。

小王觉得,设计一两款小程序并不是难事,重点是要让农田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这样就能减少很多隐性成本。“如果水稻的病害能尽早发现,如果机器的故障隐患能尽早排除,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等于省时又省钱呢?”他说。

把自己的成功案例“复制”给更多人,能行吗?

小王说,为合作社设计的两款小程序,目前其实都还处于测试阶段,很多功能还在优化中。不光是程序本身,程序使用过程之中的很多细节也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比如,巡检时要扫的二维码,小王起初只是打印在普通纸张上。由于户外环境风吹日晒雨淋,这些二维码过一段时间就变得模糊了,巡检人员无法扫码进入巡检反馈界面。因此,小王要改进打印二维码的材料,大幅提高耐用性,避免频繁更换纸张的麻烦。

老王作为小程序的“核心用户”,也会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儿子进行优化。比如农田巡检小程序中,巡检人员拍的照片是最核心的信息,照片拍得越好,老王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为此,老王会给巡检人员培训,告诉他们重点需要拍摄水稻的哪些部位。“要培训出一个种粮高手需要很长时间,但教会我们的巡检人员怎么拍照只要一两堂课。”小王说,“这就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虽说回到家后进入状态很快,但小王还是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在积累实践经验的阶段。“远不能跟我爸比,生活还会给我上课的。”他咧嘴笑着说道。如今的小王正在努力丰满自己的“技能树”,写代码、开拖拉机、看水稻长势,总之,要“文武双全”。

近段时间,父子俩基本都是早出晚归,每天都要完成上百亩水稻收割、运输、烘干的一条龙操作。等到月底晚稻全部收割完毕,种植冬小麦的“档期”就要紧锣密鼓地安排上了。

小王早就有了计划,等小麦种下去后,他就要开始全面测试自己设计的两款小程序,因为只有全周期的实际数据支撑,他才能真正检验出自己的研发成果是否有效。如果实践证明自己的研发是成功的,他之后可能会探索技术服务领域,将自己的成功案例传播出去。“当然,眼下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优化和完善系统,证明它具备可操作性。”小王说。

对于未来,父子俩都是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我们现在是最佳拍档啊!”站在稻田边,老王和小王互看了一眼,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