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直播岂能侵犯顾客权益

近年来,直播行业发展迅猛,成为商业营销的热门方式。近日,沈阳市一温泉酒店直播室内泳池,顾客在未同意的情况下“被直播”。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也敲响了商家规范直播行为的警钟。

商家未经顾客同意直播顾客画面,无疑侵犯了顾客的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酒店的直播行为显然不在法律许可的例外情形之内。过往众多类似案例中,无论是消费者在冲浪时被拍摄,还是用餐场景被直播,法院均判定商家侵权,并要求其承担书面道歉与金钱赔偿的责任。这些司法实践不仅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也再次警示商家,公共区域绝非肆意侵犯顾客肖像权的法外之地。

在泳池这类特殊场所直播,更涉及顾客隐私权。在温泉酒店的室内泳池游泳,本是顾客私密的休闲活动,顾客选择在此消费,绝非默许商家将其活动进行直播。正如律师所指出的,除非基于安全防范的必要,消费者拒绝直播拍摄是其维护私人生活安宁的正当权利。商家的直播行为,将顾客置于被暴露、被评头论足的尴尬处境,严重侵犯了顾客的隐私权益。

深入探究商家侵权行为背后的原因,还存在着深层次社会文化和市场竞争因素。在社会文化层面,部分商家尚未树立充分尊重个体权益的意识,仍然秉持着传统商业思维,将顾客视为纯粹的盈利对象,而忽视了顾客作为独立个体所拥有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从市场竞争角度而言,直播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一些商家急于求成,妄图通过新奇、吸睛的直播内容迅速提升知名度和客流量,从而不惜铤而走险,采取侵犯顾客权益的不当手段来获取竞争优势。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顾客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整个商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直播中的顾客权益保护问题,需要构建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防护体系。首先,在商家自律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道德约束上,而应将尊重顾客权益纳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之中。商家应当主动开展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使其深刻认识到保护顾客权益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直播等营销活动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合法合规,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直播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明确在不同场景下商家直播的权利边界和行为准则,填补当前存在的法律空白和模糊地带。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直播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查处侵犯顾客权益的直播行为。对于情节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商家,除了依法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外,还应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限制其市场准入资格,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消费者自身也应当增强维权意识,了解自己在消费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学会保存证据,当遭遇侵权时,敢于果断地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会监督、评价商家的经营行为等方式,促使商家更加注重顾客权益的保护。

此外,行业协会应制定行业自律公约,组织开展行业交流活动,推广保护顾客权益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推动整个直播行业形成尊重顾客权益的良好风尚。媒体也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直播侵权行为的曝光和舆论监督,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浓厚氛围。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在直播商业浪潮中,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让商业行为在合法合规轨道上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尊重的消费环境,使直播真正成为商家与消费者共赢的桥梁,而非侵权的“暗渠”,从而推动整个商业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虎(长阳政法委“清江剑”团队负责人 )

责编:詹蔷【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