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张“烂花脸” 安万秦腔剧团8天8夜演出引爆全网
2024年底,天生一张“烂花脸”的秦腔演员、46岁的甘肃会宁人安万,带领他158人的民营秦腔剧团“闯入”陕西省城西安,用8天8夜的演出引爆全网。有人说,他是“西北秦腔王”。他摇头否认道,“西北的秦腔才是王,我是一位秦腔传承者。”有人说“秦腔火了”“安万救了秦腔”。可即便在“戏比天大”的安万剧团,也有00后的演员坦言“不喜欢秦腔”。
安万希望借着这股风,让更多年轻人关注秦腔,进而喜欢秦腔,“如果能通过网络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秦腔,或许秦腔会走的更远一些……”而这期的长安书房,也试图通过对安万现象的详细报道和深入分析,思考秦腔这一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之路。
秦腔“火了”
“潼关以内白旗展,老娘的尸身掩下面。顿地捶胸把天怨,老天爷呀:你杀我吴汉,为哪般?想老娘、念贤妻,肝肠裂断呐啊!……”这秦腔《兴汉图》潼关唱段,是秦腔演员安万的成名唱段。2024年12月24日至12月31日,安万剧团在西安巡演期间,多次与台下上万人互动,齐声高吼该唱段,不少人不觉间泪水滚落。
这是安万入行的第37年,是他第一次把秦腔戏唱到西安。在进入秦腔“圣地”——西安城巡演前,他的民营剧团已经演出200多场,台前既有上万人听戏的大场面,也有偏远山区寥寥数人听戏的落寞时刻。但对于西安的巡演,他仍感到紧张,直到越来越多的西安市民围观他唱戏,直到他引爆西安,引爆全网。
安万火了。巡演8天,观众场场爆满,同步直播也在快手上备受瞩目,累计直播与短视频观看量超1.4亿,截至2025年1月8日粉丝量达到127.3万。
秦腔也火了,自媒体直呼这是“安万现象”。快手艺术的相关数据显示,老铁粉丝对秦腔的喜爱度日益高涨,以2024年12月为例,秦腔相关内容的视频播放量同比上涨65%,对比6月则上涨了46%。
在安万剧团,有不少半辈子登台唱戏无数的秦腔演员,他们都对这次巡演的场面感到震撼。国家二级演员韩美岚是安万剧团的“须生”演员,她谈及西安的巡演格外激动,“我初中开始学戏,后来在陕西某县级剧团工作,唱了一辈子秦腔,从没见过这么热情的观众,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
匠心不死
有人不解,为什么安万的剧团突然“火”了?
“158人!西安人这些年没见过一次性上这么大阵仗的剧团。”在西安大明宫万达广场,观看安万剧团露天演出的“老戏迷”陈先生说,他印象里,上次看戏感觉如此热闹,可能得追忆到四五十年前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要说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即便是广播电视还没广泛普及,古老的传统戏剧秦腔深受西北地区老百姓的喜爱,关中人曾豪迈地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
三意社原副社长、国家一级演员、知名秦腔演员王战毅回忆,“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人们请戏班、唱大戏,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也很尊敬秦腔演员,总以最高的规格礼待我们。”20年前媒体引用的一组数据显示,1984年陕西省117个县共有82个县级秦腔剧团。
然而,红极一时的秦腔无奈没落了。1998年和1999年,被认为是陕西省县级剧团的颠覆之年,大量县级剧团停摆,即便易俗社、三意社等知名剧团也陷入窘境。安万第一次创办剧团的时间,正是秦腔最低谷的日子。按他的话说,二三十人唱四天四夜赚四五百元,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剧团一年就解散了。灰心丧气的他一把火烧了戏箱,开始飘泊唱戏、打工的生活。“我们宝鸡的剧团停摆后,我转业上班,中间很多年都没有唱戏。”强女士是安万剧团里的“正旦”演员,她自幼练习“童子功”,尽管热爱,可为了生活无奈选择了转行,“如今退休了,我收到了安万的邀请,重新拾起了秦腔。”“西安巡演,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观众,我感觉很不真实。”
在安万剧团中,曾因生活所迫而专业,后因找到机会重新返回戏台的演员有很多。安万剧团副院长、“花旦”演员张建丽说:“好多演员都改行了,我和老公以前在西安的工地干了8年,是安万帮我把秦腔的命续上的。”
安万说,如今剧团的158名演员,有的是他学生、好哥们,甚至还有他认的干爹。他不在意自己有多火,只希望能通过演员们的共同努力,推着秦腔戏的发展往前再进一步,“剧团里,我们没有明确的规章,只要求大家都能遵循‘戏比天大,做好人唱好戏’。”
守正创新
安万剧团的秦腔,何以收获这么多人的喜欢?
“安万的脸有些吓人,或许也不是唱秦腔最好的演员,但他的坚持让人动容。”一位网友评论道,安万剧团的戏常常是全本带妆出演,表演动辄三四个小时,且表演中深情流露,在如今“折子本”(精彩片段)盛行的年代,他唱的痛快,戏迷们也看得痛快,“秦腔《大升官》出场的演员多达50人。仅表演全套銮驾登场就需要46人,这些戏服道具都是崭新的。”
“有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把他珍藏一生的戏本交给我,说这部戏现在没人演了,希望我能传下去。”谈及对秦腔的坚守,安万说,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复活被遗忘的剧本,“我收藏了400多个老戏本,今年排出来其中5本,又恢复表演了。我准备以后每年排10本戏。”
“安万让很多无人问津的老剧本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王战毅说,除了坚守,安万对老剧本的创新也值得行内学习。《兴汉图》这部戏以前很少有人喜欢,安万花费数年将这部戏大改,让戏迷们感受到这部戏的魅力,“听其中的潼关唱段,我可以想象到在黄土高坡、天地间独有一人,那人恸哭失声,缅怀逝去的父母,哀怨自己尚未还养育之恩,却与老人阴阳两隔。”
专程从郊区阎良赶到西安城区听安万唱戏的曹女士说:“没有安万,就没有《兴汉图》潼关唱段,这段戏是安万带给我们陕西人的。”
安万上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为让《兴汉图》重回舞台,前前后后改了12年,甚至花10万元请知名板胡演奏家陈百甫谱曲。如今,《兴汉图》已脍炙人口,是安万的成名戏之一。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安万对秦腔表演的创新,还体现在表演道具、戏台设备、演奏乐器、表演环节等诸多方面。如,戏服一改以往单调的色彩和款式,让服装绚丽多彩,符合年轻人审美;音箱等采购自国内的一线品牌;10人的乐团增加至40人,还加入了西洋乐、摇滚等元素;他还借鉴音乐演唱会合唱的环节设置,情到深处,常常引得台下成千上万戏迷齐声高吼秦腔。
时也势也
成熟的商演市场一直是制约秦腔进一步推广、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00年以来,各路秦腔剧团都遭到冲击。
“可能有人说,‘一院两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易俗社、三意社)是国营剧团,为什么不能给老百姓免费唱戏?”王战毅说,国营剧团属于财政差额拨款,也就是说剧团仍需要通过商业演出来养活演员,与此同时,剧团还承担着秦腔创新。
2004年前后,因人才流失严重、演出市场不断萎缩等原因,西安对7家国有秦腔剧团进行改革。2005年,4个秦腔剧团原有的557人精简为300人,其中研究院保留40人,易俗社140人,三意社120人。之后,人员还在进一步缩减。
2010年,易俗社重新修缮。2011年,为探索商演市场,易俗社推出了豪华包厢8000元、普通票380元的秦腔票,邀请陕西秦腔界十多位“梅花奖”得主悉数登场。然而仅仅一个月,运营方相关负责人便表示赔了上百万元。“我们的一位青年秦腔演员,为了坚守秦腔,白天为了艺术而练功排戏,晚上为生活送外卖到临近子夜,有次他对我说,王老师,我太爱秦腔了,但我也需要养家。”王战毅谈及此处,失声落泪。
不少人注意到,不同于绝大多数秦腔剧团演出由主办方付费邀请,或由戏迷买票看戏等模式,安万在西安长达8天的巡演,没有收取戏迷们一张门票。
“直播带货是我养活剧团的重要渠道之一。”安万面对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道。为了拉平收支,他常常直播带货到深夜,“我今年一直在亏钱,实在亏怕了。每天挣不够3万,就要亏钱。”
“如果不是快手平台帮我协调场地等问题,西安巡演或许很难成功。”安万说,快手是他西安巡演成功的幕后推手。据悉,他的剧团每日的演员薪资开支需6万元左右,8天巡演的综合支出或达80万元。
“未来的商演,我接庙会演出比较多,考虑到老百姓不容易,演出的价格压的很低,包吃住一天2万元,演员工资都差一半多。”安万说,很多人疑惑,为什么他要亏钱演戏,“秦腔是我的第二生命,没有秦腔,就没有安万,我希望竭尽所能将秦腔推广出去。我希望秦腔能红遍大江南北,戏场看戏的人们越来越多。”
《2024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显示,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快手上的传统戏剧类项目覆盖率达97.4%;秦腔既是TOP3最受欢迎的非遗项目,也是TOP3最受欢迎的非遗曲艺项目。
前路漫漫
“破圈”的安万剧团能走多远,带火的秦腔能火多久?关于秦腔的传承,20年来,一直有专家在呼吁,让年轻人了解秦腔,传承秦腔。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原易俗社社长,国家一级编剧、演员冀福记20年前在接受采访、谈及“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秦腔”时曾表示,秦腔不是“过时”的文化,但客观上不够与时俱进。
在当下这个被“互联网+”深度裹挟的时代大背景下,流量,尤其是海量流量,已然成为传统艺术产业突破瓶颈、实现蜕变升级的核心密码。安万或许并非正统意义上的秦腔代言人,但其大胆探索所蹚出的路径,无疑具备实打实的借鉴价值。他精准锚定大众文化路线,巧妙借势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伟力,一举冲破传统秦腔囿于地缘、受众的传播枷锁,将这门古老艺术推送至更为广袤的大众视野之中。事实验证,互联网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秦腔在新时代振翅高飞、重焕生机的强劲引擎,想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搭乘互联网快车已然是秦腔的必选项。
正能量有“大流量”。对于秦腔而言,殿堂之高雅与民间之质朴共生共荣、深度融合,才是契合时代需求的理想发展范式。一方面,秦腔需坚守艺术殿堂,凭借精心打磨的高端演出,丝丝入扣地展现其历经岁月沉淀的深厚艺术造诣,延续艺术传承的纯正脉络;另一方面,它又要俯身向下,扎根民间烟火,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奏响时代新声。唯有如此,秦腔才能精准对接不同层次观众的多元审美诉求,全方位拓宽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许多“隐藏”的热爱
需要被点燃
安万引发的秦腔热潮如一记醒钟,振聋发聩,让我们清晰洞见:秦腔若要拥抱未来,民众的参与绝非锦上添花,而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拼图。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隐匿着无数对秦腔怀揣热爱之人,这份热忱犹如深埋的火种,亟待被点亮、被唤醒。
“吼”出的秦腔,绝非简单的随声附和,它实则是观众内心情绪奔涌的出口,是灵魂深处产生共振的信号。为何众多戏迷不惜长途跋涉奔赴一场秦腔之约?根源就在于戏曲搭建起的这座桥梁,一端连着烟火人间的现实百态,另一端连着悠悠千载的文化脉络,让人得以在其中寻得共情,觅得慰藉。
城市的喧嚣里,有这样一群老人,岁月催白了他们的头发,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可心底对秦腔那声豪迈“吼”的眷恋从未褪色。观看秦腔演出,犹如三餐四季般,已然融入他们生活的肌理,成为刚需。此刻,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横亘在前:怎样才能让秦腔跨越距离的藩篱,走到这些翘首以盼的民众身旁?又该如何让古老厚重的戏曲文化,无缝嵌入民众的日常,焕发出新的生机?这实则是一场关乎“供给与需求”的时代大考。
身处现代社会浪潮,重塑秦腔与民众间的紧密纽带,迫在眉睫。民众心底自发涌起的热爱,一旦汇聚成潮,将化作一股磅礴之力,自基层土壤向上托举,让秦腔回归生活本真,牢牢嵌入民众文化生活的核心地带,为这门古老艺术的未来筑牢坚不可摧的群众根基。
乘上“互联网+”的快车,推动秦腔产业升级换挡;紧跟时代步伐,贴合当代需求开展艺术创作;秉持文化传承理念,将秦腔产业化运作;打破殿堂与民间的隔阂,促进二者融合共进。循此路径,秦腔必将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续写梨园传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