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爷爷家中跌倒说没事,送医一查颅内出血

老年人摔到头部要及时就医检查

陈钟樑 专家名片

浙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诊疗组长。兼任浙江省数理医学会脑血管疾病精准诊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学组成员。从事神经外科17年,2017年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内镜技术,2024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完成Samii显微神经解剖班的学习,擅长使用神经内镜技术治疗颅内病变,包括脑出血、脑室内病损、视神经管损伤、垂体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等。

每日商报讯 正是寒冬腊月,衣物穿得多,行动不便,还手脚僵硬、反应迟缓,很容易磕磕碰碰的,一不小心就摔跤。我们常说,老年人就怕跌倒,除了可能遭受“致命”骨折,还暗藏一大风险——颅内出血。

一边要“通血管”、一边要止血

治疗难度和风险系数增加

近日,96岁的程爷爷(化名)被两个儿子送到浙江医院急诊。上午10点左右,老爷子在家中卫生间不小心滑倒。家人听到响动,赶紧过去查看,只见他躺在地上,神志还算清醒,挣扎着想慢慢坐起来。

程爷爷的两个儿子正巧都在家,生怕他乱动造成二次伤害,赶紧上前扶住。“我还好,手脚能动,没事没事。”在原地躺了一小会,缓过劲儿来的程爷爷和家人说。

据了解,老爷子的身子骨还算硬朗,生活能自理,但毕竟已是九旬高龄,之前查出过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兄弟俩一商量,认为不能掉以轻心,于是立即将老父亲送到家附近的浙江医院检查。

急诊一查,真发现问题——颅内出血。医生表示,虽CT显示血量不多,也没发生骨折,考虑到患者是高龄并有基础疾病,还是要住院治疗和观察。“还好及时送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程爷爷的儿子终于长舒一口气。

为何老年人发生碰撞,即便没有骨折和明显皮外伤也特别需要重视!浙江医院神经外科陈钟樑副主任医师指出,老年人脑萎缩后,颅内空腔增加,跌倒摔伤后脑组织移动度大,脑损伤概率较年轻人高,而且很多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和复杂病史,如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实施过心脏瓣膜手术等,需要长期服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一旦发生颅内出血,血肿量增多概率高,止血难度增高,而且止血药物治疗后缺血相关风险明显增高,如深静脉血栓、心梗、脑梗概率较平时明显增加,治疗难度和风险大大增加。

老年人还要警惕慢性脑出血

经妥善医治和细致照护,程爷爷的脑血肿渐渐自行吸收,目前已出院回家休养。不过,风险尚未完全消除,他还可能有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如果三周内出现头晕乏力、反应变慢、语言能力退化等不适症状,得马上回医复查。

陈钟樑表示,一些老年人头部发生轻微碰撞,可能当时并无异常,一两周后才逐渐显现出症状。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脑萎缩的速度会大于颅骨萎缩,颅内空腔增大,脑部受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的移动度增大,脑表面的桥静脉被拉长,头部受到轻微的外伤就容易被牵拉、撕裂,而这种静脉出血往往是缓慢的,多数在受伤后一段时间才出现症状,很多是因为血肿量逐渐增多,压迫脑神经出现相应的症状,可以表现为肢体无力,走路不稳,也可以出现像记忆力短期内下降、认知障碍(不认识人了、不认识路了)等精神症状。这时就很有可能存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因此,老年人头部撞了一下可别掉以轻心。

由于慢性脑出血发展缓慢,而部分老年人本身就有行走不便、反应迟钝等问题,一时之间很难察觉,很难会联想到会是曾经摔倒而引起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就诊检查,患者很可能会出现昏迷甚至生命危险。陈钟樑提醒,如果老年人在头部被伤到几周后出现以下情况时,要格外引起重视,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