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托育班开办后,还有哪些路要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怀艳钱红艳
1月17日,得知第二天就放寒假,已在溧水区洪蓝中心幼儿园入托近4个月、今年才两岁多的小女孩小格立即紧紧搂住后春英老师的脖子,孩子妈妈在一旁连连向其道谢:“入托以来,孩子自理能力提升了,表达更清晰了,共情能力也加强了!”
实现“幼有所育”,对于激发“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和减轻“养”的负担具有重要作用。相比价格不菲的民办托育,普惠托育更符合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利益。1月19日上午,在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政府发布了2025年度计划新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名单,首条就是“改造提升1260个可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幼儿园;新增80家社区普惠托育点”。
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普惠托育进展如何?是如何做的?还有哪些困难?记者进行了采访。
各区积极试点,托幼一体化已在全市铺开
溧水区洪蓝中心幼儿园是洪蓝街道公办幼儿园。该园从2023年秋季学期起,开始为周边2—3岁婴幼儿提供从8时至17时30分的全天候照护。托育班每人每月收费780元。2024年秋季学期,该园共招收婴幼儿17名,平均月龄30个月左右。
不只溧水,建邺区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自2022年起也开展了托育服务,为全市首家公建公办托育园。该托育班实行小班化教学,为婴幼儿提供保育照顾、餐饮服务、健康管理等照护。托育班每人每月收取保育费1040元,除了标准化的全日制托管,幼儿园还设置了灵活多样的服务项目,如亲子互动适应活动、个性化喂奶服务、针对接送困难的延时托管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