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震闹,大震到?揭秘“小震”背后的科学真相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小震闹,大震到?

在我国民间,总流传着“小震闹,大震到”的传统谚语,意思是小震过后必有大震,并且长期被奉为民间经验性预测大地震的金科玉律。那么这句谚语是否正确?是不是某一地区频繁出现小震后,就意味着一定会发生大地震呢?其实,谚语并非科学真理。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这句话其实并不成立。

统计发现,在我国具有“小震闹,大震到”特征的这种“前震-主震型”的地震活动系列极少见,大约仅占地震总体的10%以下,也即这种经验性的预测准确率在0.1以下,大概比猜谜的准确率都低。按数学上的概率论计算,需要至少预测22次,才有可能会预测成功1次。

谚语背后的逻辑误区

但这种谚语或者经验确实存在,这又如何解释呢?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逻辑推理上的误区!即必要条件并不一定是充分条件。因为有的大地震发生前的确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频率多时可日达几十至几百次。

在地震史料中,不少震例都记录到了明显的前震活动,如1975年中国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此次大地震前就小震不断,而且表现出小震频次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的现象,最高时小震频次可达每分钟1次。但这只能说明小震是大震的必要条件,即大震之前会有小震,并不能得出“小震之后一定会有大震”的结论,也即小震并不能作为大震的充分条件。

举个生活中的常识,有的感冒发作之前会浑身发冷,但我们并不能在每次发冷之后就认定自己会感冒,即必要条件并不一定就是充分条件,不能反向推导!

那些有悖常识的科学逆真相

1、小震其实不小。科学上的小地震是指震小于2.5级,人类一般感觉不到,只有用专业地震仪器才能被监测到的地震。我们日常所说的小震,在科学上其实叫有感地震,指震级在2.5-4.7级之间的地震。按能量级算,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小地震其实一点不小。

2、小震其实很频繁。全球每年约发生地震500万次,能造成重大灾害的构造地震只占全球地震的很小一部分,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约有5万次,也即绝大多数地震其实我们根本感觉不到,说白了,地震其实一直在震、在活动,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因为那偶尔几次感觉到的小震就被搅得寝食难安、坐卧不宁,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3、小震其实是余震。我们日常所说的“不断的小震”其实可能只是上次古老地震的余震,而不是新地震的开始。以最近这次银川系列小地震为例,只是1998年海原4.9级地震的余震。也许您会好奇,怎么过去20多年了还是余震?因为地质上的时间概念和我们人类的时间概念不一样,20年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很长了,但是与地质上动辄以万年、百万年为时间单位的地质单元相比,20年简直不值一提。

小震大震背后正确的逻辑关系

每年地球上会发生500余万次地震,其中很多地方小震活动十分频繁,长期的地震监测发现,虽然说拿“小震闹,大震到”来预报地震不靠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小震也不是完全是一无是处,也有一定的监测意义。那就是用小震这个指标也可以算个地震预测的指标,但不能单独拿来使用,而应需要同其他指标结合使用,互相印证,才有意义。即在预报大震时,除掌握小震的频率频次外,还应进一步结合地震活动性、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共同判定,进行多指标的会诊、研判。

无论大震小震,都要躲

无论大震小震,无论是否有地震预警,我们都应该在地震时躲避,人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设置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目前我国主流国产手机品牌都内置了该功能。需要强调的是,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而是警报。大家收到预警信息时表明地震已经发生并且马上来临,通常只有几秒至几十秒的紧急处置、避难逃生时间,所以朋友们在收到预警后,一定别先纠结是小震还是大震,而要在第一时间,三十六计“躲”为上计。

地震来了怎么躲,躲哪儿?

第一步:往哪跑?

先应急疏散,往空旷地方跑,要是在高层,就第一时间寻找坚固家具或墙壁作掩护,减少被掉落物砸伤的风险。

第二步:扶稳抓牢

找到相对安全的避难所后,一定要抓住坚固或固定物体,避免因移动造成二次伤害。

第三步:做好保护

躲避时用书本、背包、枕头、靠枕等遮挡物护住头部、后颈等重要部位,减小受伤概率。

躲避过程中还需要避开以下几个误区,记住几个“不”:

1、不要往电梯躲;

2、不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下面躲;

3、不往大衣柜或其他柜子附近躲,

4、不靠近炉灶、燃气管道和家用电器;

5、不靠近窗户、玻璃幕墙及建筑外墙;

6、不往树木、电线杆下面躲;

7、不往悬崖峭壁下面躲;

8、不往桥上或在桥下躲避;

9、不贸然往街道、公路躲避;

10、不在车里躲。

地球每年都会发生百万次小型地震,其中绝大多数是人类感觉不到的无感地震。如2023年中国大陆共发生震级在3级以上的地震561次,其中震级在5级以下的地震549次,占比为98%,因此我们并不用过分担忧。

同时,我们目前的建筑物,大多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较高,城市中的高层一般都是按照抵抗8级地震的设计而修建的,所以一般的小震根本无需担忧。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抗震等级的砖混小区正在逐渐被淘汰或拆除。

此外,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地域辽阔,受东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西南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影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关于地震的记载历史超过3000年。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谈“震”色变,而是应该客观冷静地认识它、探究它,分析它背后的科学真相。

作者:刘汉斌 地质博士、高级工程师

审核:张英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应急科普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