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多彩时评:推进新型城市基建,增强城市“数字韧性”

作者:向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到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空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城市建设治理融合创新的产物。此次出台《意见》,就推进新型城市基建,增强城市的“数字韧性”作出了进一步细化安排。

建设韧性城市,就是要建设在灾害风险面前具备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城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城市人口、资本、技术和能量等各类要素高度集中,城市运行系统日趋复杂,一旦遭遇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及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就可能对城市居民日常生产生活造成广泛而严重的影响。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显得日益重要而迫切。2020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分批在重庆、太原等21个城市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并在济南、广州、烟台创建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成为各地扩大有效投资、激发增长动能的重要途径。

建设韧性城市,要求城市增强发现和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综合减少灾害及其损失,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安全保障。保障城市安全运行,靠人海战术已经行不通,必须依靠科技手段。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增强城市韧性、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已经初步搭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以及运行其上的城市“智慧大脑”智能中枢,维持城市运行的稳定性、增强城市运行的适应性、保障应急措施的有效性。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风险感知、隐患治理和应急处突能力,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建设韧性城市,既要更新“硬设施”,也要强化“软实力”。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桥梁隧道、综合管廊等重要基础设施,就像人体的“神经”和“血管”,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生命线。当前,不少城市正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等设施配套建设物联智能感知设备,逐步实现对城市生命线运行数据的全面感知、自动采集、监测分析、预警上报,进一步提升智慧防范风险的能力。韧性城市建设的实践说明,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城市将更加“有里有面”、百姓将更加安居乐业。

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一步一个脚印。顺应人民群众需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立足本地城市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避免不顾客观情况一哄而上,坚决不搞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一审:叶力

二审:陈鹏

三审: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