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惟楚有“才”,科技创新潮涌荆楚
铺就“星光大道”,礼赞“科技之星”。1月6日,2025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举行。红毯铺展,鲜花簇拥,10位闪耀的“科学之星”款步走来,赢得了两侧“粉丝团”雷鸣般的掌声。会上,宣读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共授予337项(人)科学技术奖励,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在湖北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湖北牢记使命、勇担重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高定位、高标准、高要求,多点发力,全面突破,科创领域捷报频传。从“卫星通导遥一体化技术”到“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华中9型,再到攻克“玉米籽粒脱水分子机制”难题……一系列代表国家水平、体现湖北优势的“首款、首次、首创”重大成果的竞相涌现,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探索创新。国家的出路在创新,创新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人才承载着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壮大。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既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湖北作为科教大省,拥有中央所属机构23家、各类高校132所、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2个,在校大学生近200万,两院院士82位,青年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潜力雄厚。2024年湖北率先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旨在建立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科技、科技引领教育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让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在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下,释放“1+1+1>3”的协同聚合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提供了坚实支撑,激活了科技人才创新的“一池春水”。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坚实保障,生存和发展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湖北锚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目标,不断优化体制机制,营造了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通过建立博士后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开辟优秀博士后人才选省“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直升渠道,以及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等一系列有力举措,确保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能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中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社会利益的双重提升。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项目、科研基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赋予他们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人才工程的机会,让他们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从而使湖北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持续高歌猛进。
科技强国建设核心在人才,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我们要以“人才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满盘活”,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多湖北贡献,让新时代“惟楚有才”的美誉响彻云霄。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章美玲(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
1今日热点
炫彩烟花 美丽绽放——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中心幼儿园小班组开展新年主题活动
山东省地矿局二七三大队召开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搭建生活小天地 拓展幼儿大视野——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中心幼儿园中二班开展趣味搭建活动
就医帮 | 北京地坛医院美容外科门诊1月13日开诊
让旧物“活”起来,告别闲置烦恼 扫码阅读手机版
冬季安全小课堂④丨烟花虽美,小心有“炸”!
小编精选
- 践责笃行亮答卷 昂首奋进新征程——省地矿局二七三地质大队召开2024年度述职会议
- 驾驶员雪中暖心救援,助外卖小哥重拾前行之路
- 漫“话”报告:菏泽年轻人关心的那些事
- 手账海报丨流感高发季,收下这份防护攻略!
- 东西协作|2025赓续鲁甘情 金诃山健携手甘肃临夏落地5万斤菜籽油采购
- 交通银行“文旅大戏”走进吉林
- 喜讯!云南结石医院李英灿主任团队为大理患者成功保胆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