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发掘积极联系 让电影创作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中国吉林网

11月26日,中宣部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说,电影工作者应从进步文化基因中传承力量,发掘电影创作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积极联系,从当下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寻找灵感,开拓沟通人心、温暖人心的新境界。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电影创作者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时代脉搏,并将之融入作品之中时,电影便不再仅仅是光影交错的艺术表达,而是成为一种能够触动人心、激发思考乃至推动变革的力量。最近,中宣部电影局在北京召开的“人文关怀·温暖现实——现实题材电影创作座谈会”上,强调了电影工作者应当从进步文化基因中汲取力量,发掘电影创作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积极联系,这一观点不仅为电影创作者指明了方向,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电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能够捕捉社会变迁的脉络,展现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优秀的现实题材电影往往能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能够精准地捕捉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和个人命运,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来反映现实问题,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于是,电影创作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另一方面,电影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社会的文化氛围,甚至推动着某些问题的解决。例如,一些关注环境保护、教育公平、健康福祉等主题的影片,不仅提升了公众意识,也促使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此外,电影还具有传递正面价值观的功能。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致力于弘扬正能量,如友情、家庭亲情、勇敢坚持等美好品质。这些正面信息能够激励人心,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常常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行为模式和社会风气。当然,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得以跨越国界传播开来,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

然而,要实现电影创作与社会发展的正向循环,还需要电影人保持对时代的敏感度和责任感。这意味着电影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更需要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他们应该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多听来自基层的声音,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用镜头讲述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同时,也要勇于创新,在叙事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让作品既具有思想深度又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此外,电影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优秀电影项目的扶持力度,搭建平台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帮助更多优质国产电影走向世界舞台,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给予电影创作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意生成和文化交流的良好生态。

众人拾柴火焰高。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也承载着引导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责任。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养料,打造中华民族新的“历史诗篇”,从文化共通与共同价值中寻求突破点,不断挖掘电影创作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潜在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那么就一定能够真正发挥出电影艺术应有的价值,让电影创作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从而在助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出自己独特的力量。(四岳)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