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12月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副厅长级)、新闻发言人樊占春向大家介绍我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情况。

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加强黄河干流以及汾河、沁河等重要支流污染治理,推动流域45个工业园区废水循环利用,56个工业园区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对2350个入河排污口开展“查测溯治”。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从2019年的54.5%提升到2023年的90%,黄河干流山西段连续3年稳定达到Ⅱ类水质。

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着力强化汾河谷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持续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对35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实施动态清零,全面关停4.3米焦炉。黄河流域PM2.5平均浓度从2019年的4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31微克/立方米。

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坚持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多措并举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认真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累计治理399个农村黑臭水体。持续实施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固废污染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实现动态清零。黄河流域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生态质量稳定向好,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