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恩施市强化目标、污染物控制、部门及区域四个协同,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始终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全过程,从全局角度寻求环境治理之道,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强化目标协同,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严格执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安排、同部署,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8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20余次,专题调研10余次,针对环保具体问题,作出一系列具体安排。建立“周交办、月督查、季通报”工作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纳入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将评先评优、职级晋升、提拔重用纳入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审核达1200余批次。充分发挥市环委会牵头抓总作用,加强部门联系沟通、协调配合,强化企业环境保护监管,对环保守信企业实施联合激励,对环保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倒逼企业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强化污染物控制协同,增强减污与降碳的协调性。实施“两禁三管控一提升”行动,州级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建立58个秸秆收储点,推进秸秆离田;完成“炭改气”“炭改电”试点213家,梳理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45个。开展船舶污染物转运处置和港口岸电使用情况的检查,今年以来,共接收转运处置船舶生活污水3107吨、生活垃圾989吨,含油污水0.7吨,所有污染物均按规定规范处置。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2024年争取资金2800万元推进粪污治理工作,投入133.7万元完成带水河流域1796户养殖场示范户畜禽粪污治理,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畜禽粪污处理模式,同时谋划了“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对144家养殖场逐户制定了“一场一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提升方案,有效提升了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强化区域协同,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开展上下游联动,自2022年起,恩施市与邻居县市利川市(上游)、建始县(下游)分别签订《恩施州清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扩大水生态保护“朋友圈”,推动形成上下游保护链条。完善污染天气应对体系和能力,推进州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7个县市出动29人次到恩施市开展9轮大气帮扶工作,交办整改问题170余个;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12月中旬,恩施市、建始县相继启动重污染天气Ⅲ级应急响应和大气污染防治提级强化管控,持续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强化部门协同,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不断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执法监测联动机制,强化“测管协同”,将“高效化”融合生态环境执法力量,实现生态环境执法、采样、分析、数据应用全过程无缝衔接,2024年来,联动恩施市环境监测站7次,出具7份监测报告。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形成一个从污染源头控制到末端处理的完整链条,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与市市场监管局、市科经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卫健、文旅等部门完成7个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任务;向街道办、城管、住建等部门移交问题线索13条;与公安机关签订执法合作协议书,与检察院、法院加强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生态环境犯罪案件1个,在处理复杂或跨区域的环境信访案件时,各部门能够协同作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提高环境信访投诉解决效率。

恩施州生态环境局)【责任编辑: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