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合规也要合情 执法岂能“一刀切”
评论员 孙毅
近日,河北邢台新河县一起因“双火源”安全隐患而引发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以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新河县一燃气有限公司对一村民家的柴火灶贴上封条。其执行方式和背后的权力边界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煤改气”在农村基层的推行,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对于许多农村居民而言,柴火灶不仅是烹饪的工具,更传承了世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记忆。在追求安全环保的同时,如何兼顾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和习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当以环保为目标的公共治理涉及民众切身利益,就不能简单采取“一刀切”的举措,而是要在执行推进中切实从群众需求出发,把工作做细、做实,让程序合规、合法。
此次事件中,燃气公司自行采取执法行动的行为,暴露了其在权力行使上的越界。值得欣慰的是,事件引发争议后,相关部门及时介入、妥善处理。县级主管部门和乡镇工作人员不仅撤销了封条,还积极与村民沟通,引导其自愿拆除柴火灶,这种既注重安全又兼顾民生的处理方式,无疑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长远来看,推动环保发展和保障民生需求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如何平衡法治与民生,如何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时尊重个体权利,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以广东惠州为例,为了规范流动摊贩的经营,当地政府试点设立了流动摊贩临时摆卖疏导区,由第三方公司进行运营。这一举措减少了流动摊贩乱摆卖现象,也减轻了城管执法人员工作压力。对于因此产生的交通拥堵和噪音污染,惠州则通过设置疏导区的方法实现有效缓解。
与此相反,一些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则可能给民众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例如,某些地方在电动车治理中,采取了一刀切地没收全部电动车的做法,这无疑给那些依赖电动车出行的普通百姓增添了负担。
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注重规范,也要兼顾民生,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和有效的社会治理,才能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实现安全与发展并重的目标。
执法与民生需求之间的平衡,既是对政府部门的考验,也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检验。在推进各项工作中,我们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既要注重规范和管理,也要兼顾民生和实际需求,通过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执法和多方协作,共同营造一个既安全又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